开启左侧

防火,先学学古人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0-11-12 10: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古以来,古人擅长以各种方式防患于未然。不管是民间组织还是官方筹划,或是火神崇拜,都源自中国社会对于“无情水火”的一种敬畏。今天让我们看看古人是如何防火的。

古人对火又爱又恨

古人对火可以说是又爱又恨。我国古代建筑大多是木质结构,天气干燥时极易起火。

单就明代来说,平均每5年就有一次较大规模的火灾。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鳌山灯火,禁中年例,亦清朝乐事。然亦有最出意外者,如永乐十三年正月之壬子,鳌山火发,焚死多人,都督马旺亦与焉。”

为了应对不可预测的火灾,大明的皇宫内各处放置了多个“门海”。顾名思义,让门前的水犹如大海一般,即使发生火灾,也可就地取水及时扑灭,所以也称为“吉祥缸”。明清易代之后,在宫中放置水缸的做法也延续下来。《内务府事例》记载:“大内多宫殿门,泛铜狮象炉鼎龟鹤,暨镀金狮象麒麟炉鼎门海,皆前明旧物。”门海民间又称为“金缸”“太平缸”,这种明清宫城中用以日常存水作防火之用的水缸,依据大小分为大金海、大铜海、大铁海、中铜海、小铜海以及小铁海6种。会典记载,清代内廷各处,计大金海18个、大铜海22个、大铁海4个、中铜海152个、小铜海8个、小铁海104个,总共308个。门海四季存水,有专人负责管理门海,一名苏拉管理3个海。到了严冬时节,为了防止缸中的存水结冰,还得用火炭烧温,名曰“熏缸”。

二月街道挖沟 全民防火

城市街道人烟稠密,防火要求更高。明代北京城东南有盔甲厂,在万历三十三年九月丙申,伴随着响彻云霄的一阵爆炸声,烧死数百人。天启五年六月初六,城西南象来街的王恭厂发生爆炸,庭树尽毁,造成当时从阜成门至刑部街“亘四里,阔十三里,宇坍地塌,木石人禽,自天雨而下。屋以千数,人以百数,燔臭灰迷”,可见这次爆炸的危害程度之大。

为了应对时刻埋伏在身边的“定时炸弹”,明代北京有在农历二月挖沟的习俗。这一方面为了环境整治,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关键时期能够起到泄洪消防之用。此外,成化年间北京城中还在多处设立水关以备不时之需,这在《明会典》(卷二百,河渠五·桥梁)中有记载:成化十年令“京城水关去处,每座盖火铺一,设立通水器具于衙门,拨军二名看守”。此外,对于普通的居民,则要求每家每户都要在门前设置水缸和水桶,也要置办麻搭、钩索、水桶等灭火用具。《皇明条法事类纂》对于居民日常消防的规定十分严格,“昼则互相谨省,夜则提铃坐更,各要谨慎火烛。但遇大风,不许夤夜张灯烧纸,纵狂饮酒”。一旦出现火灾,要迅速报告各城兵马司;如果火势很大,各城兵马司督火甲、弓兵则要共同营救,不可借故推脱,否则一律治罪。

“门不带钩”

在古建筑的城门、宫门、殿门、庙门之上通常都置有匾额,用来标明建筑名称,但只要出现“门”字,其写法通常是一致的,即“门”字的最后一笔均不带钩。

明《马氏日抄》载:“宋都临安玉蝶殿灾,延及殿门,宰臣以门字有脚钩,带火笔,故招火灾。随撤额投火中乃熄。后书门额者,多不钩脚。”古人认为,“门”字带钩会带来火患,因此之后的皇家建筑若出现“门”字均不带钩,以避“火钩”之嫌。

“阁必有水”

古建筑中的藏书楼可谓古时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浙江名震天下的明代藏书楼天一阁,“天一”指的是阁楼上层为一大通间,楼下层被分割为六间,谓之“地六”,应“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一”是传说中能够生水的星宿,古人用“天一阁”之名以求防火,同时,建造者范钦在楼前凿“天一池”通月湖,用以蓄水灭火。

乾隆皇帝仿制天一阁的结构布局兴建了7座藏书楼阁用来存放《四库全书》,分别取名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文澜阁、文汇阁、文宗阁。其中6座藏书楼阁的名称均直接与水密切相关,仅有文宗阁名中无水,这是由于文宗阁建在镇江金山之上,紧邻江水,如果再取名加水的话,有“水漫金山”之嫌。

正因藏书楼存在着极易遭受火灾焚毁的风险,古人便在为其取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阁必有水”的习惯。

68455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