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范雎冢在哪儿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0-11-1 17: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范雎(ju)冢在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刘范村。距离村子百余米路东,有一棵高大泡桐树,树前有一个不太高的土丘,想必这里就是范雎冢了。于是,下车,推车拐进了麦田里。

绕过一个简易的房子,范雎冢就呈现在眼前。将车停在田埂上,仔细看了看四周,发现封土堆不甚高大,正中树立一通石碑,碑心镌刻有:秦国丞相范雎之墓,八个隶书大字,

右边上款刻有:公 讳雎又名且字叔公元前三三八年生卒于公元前二五五年;

左边落款为:时在庚寅年十月吉日敬立。看着石碑不很老,庚寅年推算一下应该是2010年。

墓的东侧也立有一块石碑,内容为:《祭秦相范雎文》,修武范氏族长范黎明撰写的,书丹韦德安,听说是当地的一个教师,字体端庄。有人说,此祭文出自当代人之手,可信度多少值得商榷,我觉得这种观点不无道理。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在央视播出。看过这个电视剧的人都知道,说起秦昭襄王时代,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那就是秦相范雎。


范雎,也叫范且,字叔,战国时魏国人,公元前266年出任秦相,辅佐秦昭王。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有:“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高度评价范雎对秦国的建树和贡献。他对外奉行“远交近攻”的扩张战略,对内强化中央集权,为秦统一六国、成就帝业制定了蓝图。我知道范雎还是源于读过的《东周列国志》。

曾记得有副对联:“范叔一寒何至此,梁鸿余热不因人”,这副对联讲的是范雎曾经在魏国受人嫉妒,差点被陷害致死,死里逃生的典故。据了解,是范雎发展了张仪的“远交近攻”思想,明确提出了“远交近攻”方略,作为秦国向外扩张的总方针。

秦国能够成功灭掉六国,关键是实施了正确的战略思想,“远交近攻”战略的运用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关于范雎,太史公司马迁曾概括他是“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也就是说范雎是一个一饭之恩一定报答,别人瞪他一眼的怨仇也要报复的人。这说明,范雎心胸狭窄,过分看重个人的恩怨。当然,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道德眼光去审视古人。
史书记载,他是魏国的芮城人(今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封地在应城。据《修武县志》地名考记载:“刘范村在县城南11公里处,属王屯乡(今属高村乡)。


据传,战国时秦国丞相范雎死后葬于此,因此而得名“范村”。后,刘、郜、李姓迁居于此。郜姓居中间为郜范村,刘姓居东为刘范村,李姓居西为李范村。随着人口的繁殖,三村合为一村,因刘姓人口最多,故名刘范村。”而且在范雎冢附近,除刘范村外,还有刘范桥、马范桥、石范桥、陈范桥等村,另外,相邻的南睢村(属武陟管辖)、北睢村等村,估计也应与范雎有关。

因为范雎之名,也有史书写作范睢。可以说,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它往往能见证一个地域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它能触摸到历史的痕迹。看起来,这些地名不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的,多少能证实范雎在此地的存在。
环顾四周,麦田如茵,墓冢占地规模近一亩的样子。封土堆高约4米,上覆盖着衰草,可能年代久远的缘故,封土堆并没有自己想象的要高大。


据村人说:“原来的墓要比现在大得多,后来村人盖房垫地挖去了不少,传说只因挖土,村里接连出了几场横事,人们才又将墓封成了今天的样子。”在土堆后一棵泡桐树看来有些年头了,顶部筑有一个喜鹊巢,就在树根部还长有两三棵不知名的小树。墓冢前方东南,有一简易房子,过去看了看,原来是个玉皇庙。锁着门,看不到里面。于是,在墓冢前拍了几张照片,便告辞了。

当前,修武正全力发展全域旅游,范雎冢如果开发建设的话,也不失为一个凭吊追思的好所在。毕竟,它能体现千年修武的厚重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回来的路上,又想起了那篇《祭秦相范雎文》:

系出名门,武子圣明。少不得志,忍辱负重。幸免于难,九死一生。雄才大略,临危不惊。天下辩士,言必有中。远见卓识,终有大成。秦王大礼,长跽恭听。鸿鹄之志,安邦兴国。废后消患,变革内政。强干弱枝,远交近攻。大秦一统,不可没功。封建暴政,涂炭生灵。活人殉葬,残忍血腥。时改人殉,兵马陶俑。铸造辉煌,西安俑坑。功成名就,人生巅峰。得势雪耻,恩犯纷争。错荐平庸,招祸损名。退隐得封,修武古城。架桥铺路,惠泽百姓。悠悠岁月,恩德传诵。欣逢盛世,政和人通。华夏精粹,弘扬传承。是非功名,史说公正。厚德尚贤,以史为镜。共创和谐,世界大同。(刘豫东)



67775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