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散文] 鹳雀楼上眺望大唐蒲州——更上层楼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0-10-2 14: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建群)

庚子金秋,因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因为丰收歌会,黄河岸畔的永济鹳雀楼一次次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与热点。9月28日,因为一部由市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带来的新编历史剧《更上层楼》在永济市人民剧院精彩上演,鹳雀楼再度高光亮相,披着千年的诗意与风光、深情与豪迈,走到了人们面前。

相信不少观众与笔者一样,在看到戏名时会问:关于鹳雀楼的戏,能为人们呈现什么样的故事呢?“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大唐诗人王之涣短短的四句诗,虽说是妇孺皆知,甚至还被国外收入教材,但是要将一首诗丰富成一出戏,这中间得有多长的路要走?需要做多少工作才能将二者连接起来?难度之大可以想象。

看完蒲剧《更上层楼》,与台下观众一起热烈鼓掌的同时,笔者在想,《更上层楼》没有让人失望,鹳雀楼上,果然一派美好风光。

观看《更上层楼》,首先能感觉到这是一出承载盛唐繁华锦绣的文化大戏;再者明白这是一出重现诗人王之涣与妻子李云韶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爱情大戏;更能激荡人情感的是,这是一出讴歌心怀国家安危、不计个人得失、不屈不挠、心忧天下的思想大戏。它歌颂了盛世繁华,歌颂了更上层楼、追寻人生新境界的鹳雀楼精神,更歌颂了以王之涣为代表的深爱国家社稷者的赤子情怀。

故事,当然发生在大唐中都蒲州城附近的鹳雀楼上。舞台大幕开启,便看到少数民族朋友经营的酒馆,有西域牵着骆驼的商队,有会跳胡旋舞的异族少女。大唐蒲州,开放包容,文化多元,面貌多彩而富有生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率真、奔放、情感真挚深沉。李县令的千金李云韶爱上了诗名满蒲州的才子王之涣,并且非他不嫁。

王之涣感动于李云韶的痴情,但没有放下心中的追求。他告别云韶,怀揣自己写给当政者的《府兵论》前往唐都长安,寻找知音。可惜,他多方奔走,并没有遇到赏识者,只好黯然回到蒲州。好在李云韶对他的理解与支持鼓励了他。成婚生子之后,他毅然告别妻儿前往边关,以期实现宏图大志。

黄河岸畔,岳母将女儿送到王之涣身边,鼓励夫妻二人一同远行,路上可以互相依傍。李云韶女扮男装,与丈夫身居边关,饮冰餐雪,度过了十五载光阴。其间,王之涣的谏文与思想,通过边关大将高仙芝上奏朝廷,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朝廷改革兵制,裁撤冗员,很好地促进了社会的安定与发展。本来居功甚伟的王之涣没有等到封赏,等来的却是因携女眷到边关而要被驱逐的圣旨。悲愤之中,夫妻二人离开边塞,回返中原。返回途中,王之涣敏锐地发现,各都护府拥兵自重,严重地威胁着朝廷的安全。他抛弃个人的得失与恩怨,毅然写下《削藩论》,决心再上长安,寻找报国之机。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本已因为改革兵制触怒既得利益者的王之涣,二进长安,备受冷遇,几乎病死街头。5年之后,他拖着病体回到蒲州家中,儿子王羽已长大成人,考中进士,且要参加殿试。其时,藩镇割据之势已日趋明显,社会各界对《削藩论》已多有认同。王之涣看到儿子愿继承自己的志向,倍感欣慰,决心再次登楼,眺望祖国大好河山。故事到此画上句号,人们牵挂王之涣个人命运的心,终于放下。

不能不说,编剧匠心独运,为人们呈现了一个大唐才子与鹳雀楼之间的故事,脉络清晰,情节动人。

众所周知,市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以育新人、走正路为办团宗旨。团中多是青年才俊,仅“小梅花”就有数朵。但年轻人长期在老师们带领下演出,由年轻人担纲主演的剧目少之又少。该剧团团长景雪变告诉笔者,此次全部由青年演员演出,在人物塑造上,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与汗水,能将王之涣演绎到今天这样的效果,赢得观众十多次掌声,实属不易。

无疑,这一出《更上层楼》对于市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来说,是一次艺术展现上的“更上层楼”。“小梅花”终于放开“大梅花”的手,独自登台了。主演南征年仅20多岁,将王之涣从青年演到老年,其表演真挚细腻,颇富感染力,尤其是他的音色饱满、洪亮、圆润、优美,从头至尾的演唱,气息稳健,声腔流畅动听,堪称响遏行云,让人不由得生出“雏凤清于老凤声”的感慨。南征演戏非常投入,感人心怀,让人赞叹。

青年演员任玲,饰演王之涣的妻子李云韶。她扮相优美、舞姿动人,其中弹拨古琴的画面,典雅舒展、唯美浪漫,为戏剧增色不少。另外,任玲的演唱,吐字归音拿捏到位,情绪把握也比较精准,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表现得完整而且真切,艺术潜力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还有青年演员孙薛青。她扮演的王之涣岳母一角,扮相雍容华贵,声腔饱满动人,颇富穿透力。台下有不少观众议论说,孙薛青得景雪变老师之真传,表演令人惊艳。

扮演诗人王昌龄的赵振也是青年团的主要演员,他在剧中的表演沉稳、准确,演唱洪亮、大气,艺术功力颇佳。

其他演员的表演也均有可圈可点之处,正如运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安雅文在观看完演出后与演员们见面时所讲,青年团的年轻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拿出这样一出充满河东本土文化气息,再现蒲州文化风景的新编历史大戏,可以想象大家在台下付出了多少辛苦。人们相信,这出戏的上演,对丰富蒲剧艺术内涵,提升运城文化影响力与传播力,必然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更上层楼》一剧,青年团邀请的是来自上海的艺术家们排演指导,所以剧中采用了许多现代表现手法。比如可以移动的道具;酒桌转眼间可以变为楼梯;骆驼在台上游走;移动道具的人根据故事情节随时旁白,推动剧情发展等,都让观众深深感受到了该剧的时代性。

当然,亦如永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霞所说,每一出戏都是在不断的演出中逐渐完善的。经典戏剧是由演员与观众共同创造的,演员通过反复演出,与观众互动,根据观众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演出状态与演出节奏。9月29日,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戏剧专家学者在鹳雀楼上召开研讨会,为《更上层楼》一剧进行艺术打磨。相信,植根于河东本土灿烂历史文化的《更上层楼》,一定能够在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指导下,在时光的淘洗与修正中,在全体演职人员与观众的共同创造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艺术光彩,为提升鹳雀楼乃至运城在全国的影响力,再立新功。

66699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