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散文] 闫悦:站在时光的路口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0-8-13 12: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站在时光的路口

闫悦

春声落去,薄夏又来。时光总是如此往返,一年一年。某个季节,我们曾不遗余力地追随;某个片断,与美好和繁华邂逅;某次选择,注定了与文字结缘。

一直认为美好的人和美好的事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份好的工作如同对的婚姻,更是如此。说实话,我一直排斥我的工作,不喜欢张扬却偏偏要出头露面,认真耕耘却难有小确幸。


1996年,我毕业参加工作,当翻看当时的照片时,我总有种恍惚感,其间的年少青春,其间的万千情怀真的是与现实有很强的违和感,我穿着告别学生时代的第一身正装,站在硕大的苹果造型前留影,这是我第一次参与集体性的采访,这一年,临猗县正举办首届金秋果会,面向全县果农晒果亮相。虽然在喧闹的场地穿梭,但我是没有任何概念的,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农业大县重要的产业调整,是一次启程。

故乡在成长,而我的脚步还未真正在这块土地上踏实,校园的情怀未了,我曾多么专注地为留在远方而努力过,在烈日下骑着自行车前往报社送稿,任裙裾飞扬,无怨无悔……而今,我却不得不俗气地在展台前和一堆垒好造型的苹果留个影,浓郁的乡土味爆棚,我不知道家乡会变成什么模样,不知道我的未来会是什么模样?

在时光中,无论自以为是万千人群中的一粒出尘琉璃也好,或是一朵遗落在尘埃中的卑微无华的桐花也罢,终归都住在时光里了,在流年里开花。其实故土最大的好处就是容纳你成长,在这里,归属感与生俱来,当每一次下乡眼前飘过绵延叠翠的果林,当一个人的芳华伴随着一个城市的不断改变,当全县农业区域化种植格局逐渐形成,横贯东西的70万亩苹果林带,涑水平原的20万亩鲜枣林带,峨嵋岭坡地的10万亩小杂果林带,涑水河沿线的50万亩高产粮棉基地,装扮着充满希望的古郇大地,无可置疑,自豪感是与日俱增的。

记者22年,见证了临猗果业发展的历程,有幸与这方热土的脉搏一起跳动,为它的群众鼓与呼,用笔记录下了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正在发生着的每一点变化。

2002年,在临猗县第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北辛、孙吉、卓里、阎家庄等六个代表团提出了有关果树灌溉电价太高的议案,引起时任人大常委会主任肖定虎的重视,在县人大的牵头下,县财经委、农工委、物价局等部门组成调查组深入乡镇,我随同采访,一起到井台、访农户,全面掌握全县果树灌溉用电的详实情况,配合形成了《农田灌溉执行两种不同电价,亿元隐形负担农民不堪重负》的情况报告。


最终引起国家计委、国务院减负办的注意,2003年1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省物价局于年前先后下发文件,规定我省农村果树灌溉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果农以前浇地执行非工业用电标准,每度电0.498元,现在每度电可节省0.2元,全县仅此可为果农减负1800多万元,实实在在地为果农办成了这件大好事。

2003年,市两会召开之际,一个有关果农三轮车上路难的议案引起参会人员的极大关注,作为提议方的临猗县,临上会前需要再充实一些资料,以文字稿的形式提交,为了配合完成任务,我随同人大的工作人员立即下乡采访,一辆摩托车,坡上5个乡镇,从早跑到晚,一路采访了果农、三轮车厂家、销果大户、外地客商等方方面面的人物,记录下他们的呼声,当晚形成文字稿赶在第二天黎明送到了两会会场。


同年,农用三轮车上路难的问题得到解决,果农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一个果业大县,通过议案形式,完成了几项惠民政策的出台,在亲身参与,亲自努力的过程中,我读懂了使命。

2012年,随着果业的不断发展,为了解决果园密闭问题,以果树间伐为抓手,在全县进行果业的“二次革命”。当时很多果农持怀疑态度,不舍得把自家的果树间伐掉,为了推动此项技术革新,媒体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并进村入园,以一户户村民的果园为例,向群众进行实际说明。


经过引导和两年的实践,全县10万亩经过间伐的果园果品商品率达到85%以上,果农人均苹果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比间伐前翻了一番,众多果农受益。

也许就是这样,我从未说过热爱却一刻也不曾远离过,从未在意却在心里当成了唯一。伴随着一轮开花,一轮收获,在氤氲的果香中,我依然默默地在这个岗位,在这个属于我的时空里,只是心情变得淡然,像一汪湖水看岁月流长。


这样的日子一走很多年,习惯了每一回披星戴月的晚归,在每一个寂静的夜晚用键盘敲出流淌在心底的声音;习惯了关注和记录,从人物、事件的表象了解其深层的故事;习惯了把每一份感动和震撼用方块字来表述。只是在某一个瞬间忽然会感到,文字于我已悄然融入生命中。

2013年10月下旬,又一个丰收的季节,第二届苹果文化节将在黑龙江省黑河市举办,一声号令,我和同事们远赴边陲,坐着古老的绿皮火车一路晃悠,成了我们路程中最好的养神方式。因为一到目地地,就要开始马不停蹄的工作,5天5夜,从材料准备到参展布展,从嘉宾邀请到客商接待,从盛大开幕到签单销售,我们开始跟踪报道,聚焦热点、捕捉每一个片场花絮,把一个晋南小城、果都风采向几千里外的沿边人们展现。


来不及欣赏窗外的白雪,来不及在风格独特的街道漫步,像以往的例行采访活动一样,说好了要吃一顿当地美餐、听一次音乐会、拍一组靓照的,到临走了一样都没来得及实现。20日抵达、21日现场采访、22日出消息向当地媒体提供通稿,23日5000字的通讯稿完成、24日返程途中《果香果韵满边城》已赫然在各大媒体刊登出来,时间是在几个不眠之夜挤出来的。每一个苹果节的圆满举办,都有一个回家途中蒙头大睡的我。

黑河文化节上,临猗县与国内及俄罗斯客商签订苹果购销合同2.6亿公斤,合同价值22.6亿元,进一步扩大临猗苹果品牌知名度。黑河、苏州、武汉、北京,“运城苹果”走出黄土地,向更多更远的地方推介,在一路辛苦,一路随行中,我读懂了责任。

新闻的力量就是“真实和正义”,不放过生活多彩而变幻的每种特色,不放过锣鼓澎湃里最微弱的呼求,力求每一个作品精湛而完美,而一份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来源于人民群众,他们才是真正的“原创者”。


临猗果业发展中涌现出很多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我们用笔把王万保、吴忠定的推广科学种植,帮助乡亲们一起致富的故事宣传,把无数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发展果业、叫响“运城苹果”的一路辛苦书写。

2018年2月3日,新年来临前,一则关于“临猗快递小哥走进中南海”的消息刷屏,在看到报道的第一时间起,临猗通讯的编辑部就开始策划进行深入报道,以4个版面的篇幅对人物、事件进行细致回放和深度采访。


其中还要刊登社会各界人物对这一事件的反响,时间紧任务急,如何快速组稿成文?在对小哥进行面对面采访后,我翻出通讯录,开始对电商会长、基层通讯员、临猗通讯的供稿者、读者一一进行了电话采访,记得那天下午,在编辑部,我把采访回来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顺利完成了专题报道,看着新出的报刊小样,心里对这些配合完成采访的读者们充满了感谢,他们几乎都未曾谋过面,只因对临猗通讯的共同热爱。

这个新年,更多的人通过报纸知道了小哥,一个果业大县在发展中,有如此优秀的基层快递员在关注苹果及生鲜品在运输环节中的短板,并积极去寻求解决;一个果业大县在发展中,它一路赶考,孜孜不倦。这个新年,更多的人通过这则新闻知道了临猗,知道了“运城苹果”。这个新年,朋友圈不断转发我的报道,在岁月平凡的守望中,我读懂了坚持。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人可能都记得一首歌“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马路上灯火辉煌,大街小巷是人来人往,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优美的旋律曾让人对一座城市有了难舍的向往,时至今日,漫步在临猗的大街小巷,相信每个人都会由衷地赞美和热爱,这里是我们的家乡,眼里的故土,正是人们心中期待的模样。百万亩果品博物院的建设,绿色、和谐、智慧、美丽临猗的建设,让临猗更加美丽和富庶,更加自信和蓬勃。


65477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