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散文] 张有道:老婶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0-8-11 15: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 婶

□张有道

我的老婶姓宋名小女,系河南中牟县人,新中国成立前逃荒流落到老家水头,经人介绍,和身有残疾的叔父过到一块。当时叔父落井摔伤,已基本痊愈,就是腿脚不利落,走路稍有点瘸,可是老婶不嫌弃。几十年来,她来到这个贫穷的大家庭,长年侍候着一个半残疾的叔父,也没有孩子,但她无怨无悔,和老叔父相携相扶、苦打苦熬,白头到老了一辈子。

老婶在村上一贯好捡废品,是出了名的。她那时的捡废品并非是现在收破烂的,只是迫于家境贫寒,把别人用不上扔掉的废物,自己拾遗补缺,将就着用。别人建筑用剩的半截砖,她捡回来,垒灶、固墙根、盘鸡窝用;别人倒掉的谷糠、发霉米饭馍块,她捡回来喂鸡;别人采槐花扳坏的树枝、修剪果树的树枝,不管大小,她都要捡回来,一摞一摞积好,蒸馍做饭当柴使。


就连秋收后别人地里剩下的田禾秸秆,只要她看见,她都要捡回来,冬天烧炕用。那年月,人们真叫穷怕了;老婶逃荒要饭出身,她更懂得岁月的艰难,所以在她眼里见物都想捡起来。她说,是东西都有用,今天暂没用,累计顶大用。

老婶一辈过得很苦。她几十年服侍叔父的起居,缝补、拆洗、晾晒,也是够劳人的。十多口人的大家庭,老婶承担全家淘晒粮食和磨面等活计。那时吃面碾米都是石碾、石磨、牲口拉磨,一天好着能磨百八十斤,一磨就是两三天,够全家吃上十天半月了。

老婶对儿女爱得很深。她和叔父一辈无生养,但对我们兄弟姐妹九个,不管男女一样至亲至爱。平日下地干活或外出赶集,不是引大的就是背小的。

老婶一辈子只回过一次娘家。当年她逃荒外出与亲人失散,加上她没文化没法与家人联系。有时闲下来,她时不时念叨娘家的事。一次大哥逢星期回到家,看到老婶郁郁寡欢,得知原由后,便照婶提供的地址、人名发了一封信。终于有一天来信了,老婶高兴地拿着信就去学校找大哥看,从信里获知娘家双亲都去世了,只有兄长还健在。随后为了了却老婶的心愿,大哥和叔父商量,安排她回河南探亲,圆满了这件事。

回来后,老婶心里踏实了,也安心了,一直到老,再也没回去过,也没提念过娘家。老婶一辈子把身心都融入了我们这个家。

叔父晚年疾病缠身,熬药送汤、端屎倒尿对老婶来说几乎是司空见惯。家里庄稼活能干尽干,除此外,她不是在地里拾麦、捡谷,就是在人家收割罢的地里拾点棉花朵,寻点五谷穗。特别是到老年,虽然腿脚不便,不能下地干活了,但她从来不肯闲着。叔父会木匠、能编织,平时老婶从外面割些荆条、柳枝,叔父编成筐子、笼子;利用家里的边角木料,加工成纺车、凳子。


遇到逢集,老婶用平车拉着叔父和这些手工品到集上去卖。儿女们看着他们艰难出行,于心不忍,多次劝阻还是拗不过。她说,趁他们还能动弹挣点小钱,既可减轻家里负担,也可以活动筋骨,少生毛病。老婶真是一生自强自立,把劳动视为生命。

老婶啊,您一生勤苦可感天,一颗善心可动地!到老您还在地里拾柴火,一跤跌倒,昏迷不醒,从此,您老人家再也没有醒来!

婶啊,您劳苦功高,我们永远感恩您;您俭朴一生,我们永远学习您;您默默奉献,我们永远怀念您!

65363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