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禹王城研究的新成果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0-7-6 17: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禹王城研究的新成果



禹王城研究的新成果

禹王城研究的新成果

安邑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底蕴深厚,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最古老的的城市。相传大禹治水成功之后,民始安居,为纪其功,夏启建都于此,命名为安邑。《晋书·地理志》及太康《地道记》记载,“虞舜旧都安邑及鸣条地”;《帝王世纪》及《通典》记载,“安邑为尧舜旧都,后为夏禹都”。最早的安邑城,在夏县禹王城遗址,战国时期曾是魏国都城;北魏时期,分设北安邑与南安邑,公元494年,南安邑成为“安邑县”;直至1958年,安邑县、解县、运城镇合为“运城县”,不再保留县级建制。

安邑作为运城的历史古镇,年代久远,地位重要,传承有序,规模宏大,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磨占雄

禹王城,即古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县城西北),东周时期魏国国都,秦、汉为河东郡治所。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考古工作者对禹王城遗址进行了调查、钻探和小规模发掘,取得了一些收获,对其时代、性质、布局及内涵等有了大致了解。

禹王城遗址共分为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台四部分,小城位于大城中部,禹王台在小城东南角,中城处于大城西南部。大城整体形状略呈梯形,城内文化堆积厚度约2米,北中部及靠近小城、中城附近的文化堆积也较丰富,大城东半部因处河滩地,故地势较低且文化遗存较少。中城略呈方形,城内布满汉代文化层,除西南角外,其余区域的文化遗存均很丰富,堆积厚度一般在2米左右,另分布有少量东周时期遗存。小城整体形状为缺去东南角的长方形,小城地势略高,其地表分布有东周时期和汉代遗物,文化堆积厚度约3米。总体来看,禹王城的汉代遗存多为东周时期的遗存。禹王台又称禹王庙、青台,建于一方形夯土台上,夯土台现高9米,南北长70米,东西长65米。据了解,禹王庙系唐代始建、历代修缮的庙宇建筑,毁于解放战争时期。

尽管这些年对禹王城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这些成果仍属粗线条式的,不够细致,这主要表现在:考古发掘仅局限于手工作坊遗址;各城内布局,如宫殿、道路等附属物尚不清楚;与城址相配的墓葬区未作调查、发掘等。故而见诸报端杂志的研究文章也仅寥寥数篇。

然而,学术研究绝不会因资料缺乏和有限便止步不前。聪明的学者就像顶级厨师,料材虽少,但会想方设法寻求新突破,进而烹制出全新口味的美食来。作者常年从事禹王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及发掘工作,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此次出版的新作,便是他日积月累、勤奋探索的成果。

全书共收录瓦当411件,作者经过细微观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发现瓦当的制作工艺有4种,例如有瓦当与筒体一次制成、瓦当与瓦筒分别制成后黏接等方法。假如不花费时间,不做认真思考的话,恐怕很难轻易得到这样的结论。

由于书中辑录的瓦当,多数为调查所得,发掘品所占比例较少,作者本着科学客观、严谨负责的研究态度,暂将瓦当分成三期4段:第一期为东周至西汉初期,其中魏国时期为第1段,秦国攻占安邑至汉武帝时期为第2段;第二期为西汉中晚期,从汉武帝时期开始至王莽时期结束为第3段;第三期是东汉时期为第4段。根据当面图案(文字),将瓦当分为素面(属于一期1段)、涡纹(属于一期1段)、夔纹(属于一期1段)、文字(属于二期3段,部分晚至三期4段)及云纹(一期2段至三期4段均有)等五大类,其中又将云纹瓦当细分为十三类八种型态,足见作者观察之入微细致。

目前,有关春秋战国时期都城的研究,多来自于齐国临淄故城、鲁国曲阜故城、楚国郢都纪南城、燕下都、秦咸阳城、东周王城等,禹王城的研究确实要稍逊一些。同时,对于瓦当的研究,陕西、河南洛阳、山东、河北以及内蒙古等地研究着实比较深入,而同处于黄河中游的山西则没有一本专著来论述之。

《禹王城瓦当》的出版问世,可以说弥补了这些不足。该书对于我们认识东周秦汉时期禹王城建筑规模和建筑材料,了解黄河中下游的瓦当情况,特别是全面揭示禹王城遗址的文化面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63162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