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就是两国之间的使者。你派人给我送封威胁信,我派人给你下个战书,或者在平时向对方通报一下情况,表示一下友好,这些都需要信使。信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可以顺便夹带些物品,跟对方交换,形成特殊的交易方式,这种交易在三国、南北朝时期尤其多见。缺什么带什么,信使成了兼职的快递小哥。
武定初年,东魏官员李绘出使南朝大梁,所有的跟班以及副手都抓紧时间上街采购南方珍品,同时出售带来的北方异货,个个大包小裹,忙得不亦乐乎。唯李绘“独守清尚”,既不买也不卖。在世人眼里这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梁人重其廉洁”。东魏另一位很特别的官员是崔暹,也曾出使大梁。达官显贵纷纷派人做他的跟班,目的很明确,到南方买点新鲜货回来。而崔暹到了大梁后,没买东西,只买佛经。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曾亲自入庙修行,听说北方来的信使不抢购物品,却要买佛经,自然欢喜得不得了。梁武帝觉得找到了知音,就亲自抄写了一本佛经,装帧整齐,让人送给了崔暹。崔暹因为不贪货而得到了更高的回报,同时也成就了一桩美谈。
信使的夹带,部分解决了外贸问题,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利润。今有“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古有“信使来往,黄金万两。”攀上个信使当亲戚(当然是除了李绘和崔暹那样的),顺利地倒腾几次,发个小财是没问题的。但能够得到这种机会的人非富即贵,一般人想都别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