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运城盐池古代“运使”的通俗解释(一)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0-1-4 17: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运城盐池古代“运使”的通俗解释(一)

古代运城盐池管理机构中,设置有各种盐官,“运使”这一职官,可能是存续时间最长的。明代中期“巡盐御史”出现之前,运城和盐池管理职权最高的“官员”就是“运使”。

清代康熙和乾隆时期的“学者”,认为“运使”这一职官和名称,起源于宋代的“转运使”。
[1]但也有资料显示,唐朝时就有“盐铁转运使”一职
[2],如此,则“转运使”的更早来源应在唐朝或唐朝以前。

明清时期的图书和其他资料中,“运使”有各种名称,例如,完整的称名为:“河东陕西都转运盐使司运使”;再例:“河东盐运使”。又例:“运长”。还有其他一些名称,例如:“盐运使”、“转运使”。

根据清代文献记载,“运使”为从三品,这个级别比影视剧中常见的正七品知县要高好几级。这个级别也高于知府(例如明清时期的平阳府知府)。大部分时候,运使由当时中央政府吏部或其他几个部门联合任命。但也有几次,运使由“皇帝”直接“专敕”任命。清康熙六年以后,运城盐池的“运使”还兼管整个山西省盐务。而且,很长时间内,“运使”配备有三个级别不同的佐官,即运同、运副使、运判官。被任命为“运使”的人,往往来自知府或者运同,或者这个级别的“官员”。

运使的“俸银”(工资)为130两。这130两,由安邑县“财政承担”66两9钱1分6厘,夏县“财政负担”63两8分4厘。这应该是“运使”每月的正俸。按8两半斤和现如今的银价,大概的算,也就是8.1斤×500克×4元==1.62万元,工资很高。除此之外,“运使”还有另外一份(年薪)收入---养廉银[3]。根据记载,养廉银最高的时候为一万两。雍正十三年(1735),削减了四千两,乾隆十五年(1750)又削减了二千两,削减原因不难想象。
--------------------------
[1]、康熙版《河东盐政汇纂》卷四(24页)和《河东盐法备览校释》45页。
[2]、可参阅宋良曦、林建宇、黄健、程龙刚编:《中国盐业史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年出版。416页“盐铁使”词目。
[3]、79版《辞海》(1922页),“养廉,②清代制度,官吏于常俸之外规定按职务等级每年另给银钱,号为‘养廉银’。雍正以后,其数额亦有固定,与正俸无异”。附记:从字面意思看,养廉银,大概有廉政保证金、高薪养廉的意思。

附记1:运城历史研究笔记公众号内另有文言文“运城盐池“运使”史料一组”(可参阅点击)
附记2:巡盐御史的情况可参阅(点击)运城盐池古代“巡盐御史”的通俗解释


59027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