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夏县国保墙下关帝庙

[复制链接]
avatar 网友  发表于 2019-12-8 16:14:45 |阅读模式
墙下村里访国保

夏县国保墙下关帝庙

夏县国保墙下关帝庙

2019年12月3日,初冬的河东大地,冬阳明媚,路边树木上的叶子簌簌落下,在空中飘散、飞旋,使得空气中有几分凛冽。前不久,夏县裴介镇墙下村关帝庙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是,一座深藏于乡村间的关帝庙,走进我们的视野。

夏县国保墙下关帝庙

夏县国保墙下关帝庙

俗语云:大树下面不长苗。作为有着世界最大武庙的运城,解州关帝庙的光辉闪耀,似乎让运城其他的关帝庙较难引起人们的关注。此次墙下关帝庙入选第八批国保,便让人们禁不住要问几个为什么。这座关帝庙建于何年?规模如何?特点怎样?

与河东博物馆老馆长、文博专家杨明珠先生联系后,他说,墙下关帝庙修缮前他曾去过,修好后尚未“谋面”。于是,我们在杨馆长的带领下前往墙下村采访,力图为读者朋友掀开一角长在深闺人未识的国保面纱。

一组宏伟的古代建筑

车出运城市区向东,再向北,时间不长便是墙下村高大的村牌坊。从牌坊下驶入村子中心,不远处,透过斑驳的树影,道道深红高墙映入眼帘:到了,墙下关帝庙到了。它高大雄伟且颇具规模连成一片的庙宇建筑,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路旁的树很高,但关帝庙的建筑更高,是那种层层叠叠的殿宇飞檐,气势非凡。

临路边的一座建筑,古色古香,风门齐整,木质的方格透着古朴与神秘。进得门去回头望才发现,这原来是一座戏台,正是文献记载中墙下关帝庙的乐楼。

至此方知,墙下村关帝庙中轴线上留存的建筑现有四座,由外向内依次为乐楼、看庭、献殿、正殿。而据记载,墙下关帝庙原来有九座建筑,除了现存的四座,最前边还有照壁、山门,最后边有寝宫,两侧建有钟楼和鼓楼,可惜的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均已拆掉,用作建村舞台与学校。

墙下关帝庙的乐楼(戏台)是过路乐楼(戏台),人可以从台下穿过,进入庙内。因为是上下两层,所以建筑体量宏大雄伟,望去气魄非同寻常。乐楼之上,墙壁两边分别有“振叶”“遏云”两字,形容演员们的声音响遏行云,声振树叶,表达精准简洁。

从乐楼下的一架木梯可以登上二层。上去后才发现,乐楼台地乃木板铺就,其上靠台口处雕有不少花纹,多是吉祥喜庆的花草。有一横梁,粗壮笔直通向两边,原来是一整棵树。据庙内一位村民高普天介绍,应该是黄杨木。戏台后两边各有一门,为演员上下场所用。门上各有楹联,一门上联曰:玉振金声点破炎凉世态;清歌妙舞曲传古今人情。另一门上联曰:不大地方可作家国天下;寻常人物能为文武鬼神。台中的木屏上还有一副对联:一声占尽秋江月;万舞齐开玉树花。这些联作均有相当的哲理与文采。

高普天说,关帝庙内曾办过夏县第二高小。因为乐楼上的台地高且干燥,曾经是学生们晚上休息之处。也正因为庙内办有学校,相关建筑才得到了保护。

乐楼前面是座建制宏伟、精美的看庭,顾名思义,其专为百姓看戏之用。据了解,在全国的关帝庙内,专门建有看庭的几乎没有。这也算是墙下关帝庙的特殊之处了。

看庭庑顶翘角飞檐,琉璃覆盖,琉璃脊刹与鸱吻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显得气象非凡。高普天告诉我们,看庭是2015年时重修的,原本两边是琉璃人物,因为年久破旧,修葺时换为现在的。不过,那脊刹与鸱吻均是原来的旧物。

庑顶相当陡峭,据称,人在上面根本无法站立。当年修葺施工时,工匠们都是坐在上面施工的。在看庭下仰望,只看到木质的斗拱层层叠叠,像硕大的花瓣一样从亭檐下伸出。庑顶木结构一环套一环,非能工巧匠实不能为。

走过看庭是献殿,其方正高大,是信众祭献关帝的重要场所。因值隆冬,四面无墙的古建下,冷意袭人。据介绍,原来学校占用时,四壁建有围墙。学校搬出后,村人又在其中办过丝织厂。后来修葺时,才拆掉了四面墙壁,恢复了献殿的原貌。

穿过献殿再往里走,是一段精致的卷棚。据杨馆长介绍,卷棚的存在,使得正殿与献殿之间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建筑,可以防止风吹日晒雨淋,方便百姓祭拜。

过了卷棚,便是墙下关帝庙的核心建筑——正殿了。正殿内的关帝像如今系该村的信众筹钱所塑。其为关帝头戴冕旒之坐像,庄严肃穆。正殿之内两侧,悬挂有几面信众送来的锦旗。

一位不同凡响的古代官员

据夏县文物局文物科科长黄永久的研究材料可知,元代时,墙下村关帝庙便已有了一定规模,明代地震有损毁与重修。明末清初的数次重修工程,与村中一位官宦有极大关系,他就是官至河南通省学政的张润民。

张润民,乳名张学道,字膏之,墙下村人,康熙五年、六年连隽中第成进士,康熙十五年,补授内阁撰文中书舍人。据史料记载:康熙三十年二月,以户部郎中张润民,为河南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学政:主管科举,简称学台,与巡抚、巡按属同级别正三品),历郎中视学河南,以参议候补卒于家,享年84岁。他性醇谨而自守刚介、笃于孝友,同考会试,严绝权贵之嘱,及视学正,克举其职。

张润民的许多传说至今仍在墙下村乡邻间广为流传。“张学道下河南,银子带回几筐篮”,是对他任官河南返乡时的描述。自康熙三年重修土地祠工程有张润民之父“京营把总”张钟鼎参与始,康熙十九年、二十八年、三十七年的数次修葺和扩建工程,皆有张润民参与其中,并于竣工后亲撰碑文颂扬之。正因当地乡绅、官宦的直接参与,墙下关帝庙才呈现出全盛时期规模,也才有了今天人们能够目睹到的文化风姿。

在关帝庙内的一块碑上,刻着关帝的圣像。像上,关帝手捋长须,威风凛凛,其面上有七颗痣,传说是关帝的真身像。据高普天介绍,这幅栩栩如生的圣像,与张润民有关。

相传康熙年间,墙下村的读书人张学道(润民)将上京赶考。临行前,他在关帝庙内虔诚叩拜,祈祷关帝爷保佑他能金榜题名。可能因为他至诚恳切,当晚梦中,关帝真身出现,为他口述了一篇文章,嘱咐他记下为要。张学道大喜过望,认真记下了关帝爷所讲的文章,并发愿,待考上后一定要为关帝爷重修庙宇。

张学道进京赶考后果然金榜题名,成为进士,做了学政。他想起自己的誓言,便筹划善款,积极修庙立碑,为关帝爷在一通石碑上刻画圣像。然而工匠师傅几次勾画出的图像他都不满意,情急之下学道大人想起梦中所见关帝爷的形象,便站在师傅前手捋长须,拉开架势,并如此这般对工匠进行了交代。这次果然,工匠以张学道为模特儿,一气呵成,绘出了关帝爷的圣像,传承至今。

一段碑碣上的历史

在关帝庙内除了关帝圣像碑外,还有两通重修关帝庙的碑刻。其上字迹虽然漫漶,但依然能看出康熙、雍正字样。综合各碑上的记载也可以知道,墙下村关帝庙创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明清两代多有修葺,现在留存下来的建筑多为清代风格。

在土地庙墙壁上的一块碑碣中记有一段话,大意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二月十二日夜半三鼓后地震,墙下村关帝庙受到损毁。村民震后竭诚修葺,还请画工在庙内画了关公事迹。重修工程到嘉靖三十六年结束,这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关帝庙修复史料记录。

据碑记:明崇祯十三年(1640),乡民集资助工完成了对正殿右侧土地祠的修葺。清顺治三年(1646),砖包献殿两壁。此时的关帝庙规模初具,已拥有山门、乐楼、献殿、正殿等主体建筑和土地祠、牛马王祠。康熙十九年,筹措资金八百余两,重修了正殿、寝宫、献殿兼前檐卷棚廊坊,此时,寝宫与前檐卷棚才出现。康熙二十八年,集资五百余金,重修了大门、乐楼。康熙三十七年,镌刻关羽画像碑、文昌帝君劝世格言碑树立于庙堂,供人拜谒。

上世纪50年代,墙下关帝庙成为墙下村委的办公场所,上世纪60年代又作为村办丝织厂使用,直到70年代,学校也一度占用庙院古建筑。与此同时,为扩大使用空间,献殿两侧的钟、鼓楼遭拆除;山门及门外大照壁也在农村建设村道拓宽改造工程中拆毁;寝宫拆除后庙基则直接批划为村民宅基,迄今已难再复原;庙院中半数碑刻更是被随意搬迁他用,有的当做过路水渠铺垫,圣像碑被当做供销社大门过门石使用,上世纪末供销社院基划归民宅后,拆旧建新,圣像碑才被村民挖出立于庙内。

2013年始,夏县文物部门开始启动墙下关帝庙的保护工作,先后聘请资质单位实地勘测,编制完成保护修缮方案,向上级文物行政部门争取到专项资金240万元,2014、2015年分两期,对现存古建进行了全面保护性修缮。

一村百姓的守护

墙下关帝庙与运城其他乡间庙宇一样,有着巨大的包容性。在关帝庙正殿两侧,分别有土地祠和牛王马王祠。在关帝庙内配祀土地爷与牛王马王,并不多见,当是墙下关帝庙的又一特殊之处。

曾经有人说过,每一座庙宇都是一座学校,教化当地人弃恶扬善。墙下村关帝庙,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巍峨挺拔,与夏县文物部门的努力分不开,也与墙下村村民对村中古建的爱护和村风民俗的传承分不开。

据高普天介绍,2000年时,曾有一辆三轮车不小心撞上了卷棚下的木柱。木柱倾倒,卷棚吱嘎作响,险象环生。他得知后赶紧用千斤顶将柱子扶正,及时做了安全加固,才避免了卷棚倒塌的危险。

据了解,墙下村有乔姓、张姓、景姓、高姓等几个大姓。数百年间,这些大姓人家和其他村民义务修缮、保护着关帝庙,庙中的碑刻上均有记载。可以说,墙下村村民与古建相濡以沫,息息相通,支撑了古建穿越数百年风雨走进现代。

记者采访时,有四五位妇女在庙内走动。她们有的义务打扫卫生,有的照看着庙内的香火,还有的热心为前来拜谒者讲述庙里从前的故事。这些热心人的存在,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给了墙下关帝庙全新的生命。

据了解,每到盛夏,墙下村关帝庙内便坐满了老人乘凉。历史已经远去,古建却坚忍顽强,傲然屹立,陪伴着一方百姓,传承着文明与大家对关帝忠义仁勇精神的推崇、信仰。

摄影 杨明珠 张建群



58834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