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强化农村社区文化认同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18-3-7 15: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意见》提出了八项工作任务,包括完善在村党组织领导下、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促进流动人口有效参与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畅通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社区建设渠道,推进农村社区法治建设,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动农村社区公益性服务、市场化服务创新发展,强化农村社区文化认同,改善农村社区人居环境。

       在强化农村社区文化认同一项中,《意见》要求,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村社区文化,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增强农村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深入开展和谐社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良好家风,弘扬公序良俗,创新和发展乡贤文化,形成健康向上、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社会风尚。健全农村社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合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服务功能,形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辟群众文体活动广场,增强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实效。引导城市文化机构、团体到农村社区拓展服务,支持农民兴办演出团体和其他文化团体。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等各类文化人才,广泛开展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农村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凝聚有利于农村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

       农村空心化带来一系列严峻挑战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特别是大城市转移,导致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并逐渐从人口空心化演化为人口、土地、技术、产业、服务、文化和公共设施整体空心化,一些农村经济社会陷入整体性衰落与凋敝,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更甚。农村空心化加剧,对农村经济、公共服务、文化以及社会秩序等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不仅严重制约着农村社区建设的良性发展,也给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乡村文化发展后继乏人导致文化空心化。农民外出务工受到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熏陶后,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文化抉择的扬弃,向现代文明靠拢,逐步接受并内化城市文化,排斥并脱离原有的乡土文化。在信息网络技术的冲击下,城市文化逐渐向乡村渗透和强化,原有的特色农村文化鲜有农民愿意传承,乡土文化正在逐渐被边缘化,传统农村文化中的重情义、重家庭和重乡土归属的优秀品质逐渐淡化,延续几千年的农村文化正面临逐渐消失的危险。

       当前,随着农村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变动,我国农村出现文化边缘化现象,农村文化建设被一些官员置于经济建设的从属地位,社会不良风气大肆向农村转移,优秀传统文化被抛弃和丢失,低俗文化沉渣泛起,几千年来自治的、礼让的、温情的乡土不见了,孕育了华夏文明的肥沃土壤趋于干涸。尽管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下拨大量文化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公共文化设施,但收效不容乐观,很多基层文化设施成为摆设,官方组织的文化活动由于与群众实际需求有差距,群众对此并不热心。

    “新乡贤”重塑时代乡土价值

       众所周知,几乎在中国每一个地方,都会有一种独富特色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既是一个地方人文和历史的深厚积淀,也是一方水土的文化品格,更是一个地方人的文化共识。乡贤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既是一种建立在文人贤达基础上的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种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品质。

      传统中国是一个以农村为主体的社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乡贤,“乡贤”是传承知识、教化乡里、提高社会道德水准的重要角色。“乡贤”一词,《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乡里中德行高尚的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些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或乡贤之士,也都被称为“乡贤”,由此而形成了乡贤文化。乡贤文化是根植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曾为中国社会的稳定、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维护着基层社区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也维护提升着社会公共道德,使民间社会风清气正。

       通过报道,我们也不难发现,乡贤文化不但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全国各地也有着深厚人文积淀。这些地方地方在传承乡贤文化的过程中,并不拘泥于原有的传统乡贤文化,而是以一种兼容并蓄的理念,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创新性的传承和实践。


       建设书香农村 培育新型农民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而在中国广大农村,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00多亿元建造的60多万个农家书屋也深入了千村万乡。这些农家书屋的“生意”如何呢?据新华网报道,记者走访一些地区的农家书屋后发现,许多书屋唱起“空城计”,根本没几个农民来读书。国家花大力气建设的书屋竟然成了秃子的木梳——摆设,是农民压根不爱读书吗?或是这项政策不合农民的意?还是地方上的具体执行出了问题跑了偏?

       说农民不爱读书显然是不成立的,不论是种植养殖的专业书籍,还是计算机和政经文化类图书,在农村市场的销量都不错,农民绝对是最爱阅读也最懂的读书能够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一群人。是政策不对路?自然也不是,图书下乡工程可是让广大农民举双手双脚赞成的,也有许多书屋人气极旺,吸引了众多农民读者。那究竟为啥有的农家书屋就门可罗雀呢?问题恐怕就出在一些细节上面。

       农家书屋没人气,并不是因为农民不爱学习。究其原因,一是农家书屋的书籍不符合实际,配书时不考虑地域特点、农村实际及村民需求;二是同质化严重,这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三是阅读场所受限,书屋又不经常开放,直接打击了村民阅读的积极性。这些都是制约群众“求知若渴”的主要因素。

       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保护,让村庄成为活的博物馆

       美丽乡村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有着非凡意义的大好事。广泛散布在乡野间的自然村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最原始的载体,也是如今非遗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有精美独特的建筑与大量珍贵的物质遗产,还有那一方水土独自创造的口头和无形的文化遗存,如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手工艺等,还有种种独特的民俗。它们最直接地承载和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民间文化的多样性。自然村落是历史形成的,是当代中国乡村中最小的单位,也是中国文化根源所在。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因此,务必要有对历史和文化负责、对当下和未来乡土社会民生民风负责的态度。如今的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设计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尊重当地民风民俗,要保留当地文化的特色,决不能一味仿制某些东西,也不该把乡村的规划设计得跟城镇一样。否则后果只能是千村一面;尤其是乡村城市化,造成的社会问题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否则还会引起更严重的后果,贻患后世。要重温往昔中国乡村教化与治理的经验,尊重风土人情和文化品味,不能让中国仅剩的一点乡村精神积累再遭到毁坏。

       农村文化体系建设需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在农村还有一定的生命力,它对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换言之,农村文化建设并不是一味破旧立新,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地方差异性,文化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作为,更需要农民的自治。对此,应当废除压力型、劳民伤财的文化建设考核模式,文化的传播要建立在农民的主动参与和内心认同基础之上。须知文化产品必须承载符合农民口味的价值、情感,才能打动农民的心灵。要促进主流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和谐共生、共存共荣;正确认识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充分挖掘蕴藏在农村传统民间文化中的精髓,激发农村文化的内生活力。

        中国梦为繁荣群众文化确立精神坐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重要执政理念。中国梦不仅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致力于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生态美好和文化繁荣,这也为群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历史机遇和新的发展契机。“人心齐,泰山移”,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一次次验证了这句民间谚语的正确性。而群众文化正是激发这种凝聚力的原动力。



53676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