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事情 8月25日一大早,夏县瑶峰镇上留村韩春玲、张海荣、王东乱等8个党员就扛着扫帚,推着平车出门了。他们没有去地里干活,而是分别来到村中巷、西巷、边巷和村头公园开始打扫卫生,清除垃圾。个把钟头后,他们有的扛着锄头上地干活;有的进城到街上门市部;还有的开着车去了施工工地。这些“两栖”党员就是夏县农村环境整治排头兵中的典范。
今年以来,在开展“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活动中,夏县紧紧围绕“六城同创”目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为此,县委组织部发出号召,要求全县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人争做环境整治的排头兵。全县11个乡镇、256个农村党支部坚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出系列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一面面鲜艳党旗飘扬在各个角落,一枚枚党徽处处闪烁着金色光芒。水头镇率先组成百名党员服务队,在岳村、兴南、闫赵、水头树立标杆,成为全县环境整治的典范。禹王乡的禹王、西秦、秦寺等村党支部的300多名党员志愿者,不仅是村容村貌的“保卫者”,也成了村民的知心人,带领群众共同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瑶峰镇党委书记裴文荣设了832名党员巷长。党员巷、先锋巷、旗帜巷遍布全镇55个行政村、139个自然村、345个村民组,广大党员变无“职”为有“责”。胡张、尉郭、南大里、泗交、祁家河等乡镇的2485名“两栖”党员摇身成为农村环境整治的“保洁员”。庙前镇党委和驻文家庄村帮扶工作队,组织带领全村40名党员义务挖渠埋管,彻底解决了4个自然村、850口人多年来饮水不安全的问题,清澈甘甜的山泉水引到各家各户,圆了村民的自来水梦。广大村民高兴地说:“新时期的党员干部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来源:黄河晨报 记者:张秀峰 姚中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