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风陵渡的由来

1064 0
发表于 2017-5-2 10:57: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风陵渡的由来
  传说在古代,黄帝有个公子,是个军事家,名叫风后。风后创造了指南车,多次战败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蚩尤。风后曾著有《风后兵法》三章,并能治理洪水,深受当时人们的尊敬。他死后人们把他埋在黄河岸上的赵村、西王之间。人们在此修造了一个有二十亩地大的陵园,名曰:“风陵”,并建有祠堂、庙宇和学校,栽有松柏。直到日本侵略前,这些还依旧存在,那松柏已根深叶茂,几个人手拉手才能抱住。由于风陵地处黄河急转弯处,与潼关隔河相望,是破潼关之要道,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又叫风陵关。也曾因地形特征而叫风陵墩、风陵津。新中国成立后,风陵改名叫风后冢。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这地方已成为水陆交通咽喉要道,所以现在叫风陵渡。
31697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