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黄河晨报讯 便捷的交通,能拉近城与城之间的距离。4月25日开通的盐湖区至临猗103路、104路城际公交,让市民往返中心城区与临猗县更加便捷。至此,盐湖区通往各县(市)的城际公交增加到3条,不仅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出行,也意味着我市公共交通发展进入新阶段。
25日,103路、104路城际公交首发仪式在临猗县南城区举行,在临猗县委书记赵惠民、县长李明,山西汽运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武艺,山西汽运集团运城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欢照等百余人的见证下,首辆103路和104路公交车缓缓发出,标志着盐湖区至临猗城际公交正式开始运营,盐湖区至临猗的客运班车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当日,记者第一时间体验了新开城际公交。
车速稳,更安全
当天,在首发仪式现场,绿色的103路、蓝色的104路,一辆辆崭新的公交车整装待发。开通首日车费全免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群众前来体验。两路公交车发车密度很大,平均每10分钟至15分钟就有一趟车发出。
记者随机登上一辆104路车,车内非常整洁。“票价虽然降了,但服务和设施标准没有降。”司机廉师傅介绍说,汽运公司投运的70辆城际公交车,全部是新能源空调车,车内配有无死角视频监控系统及GPS定位系统,汽运公司可对公交车进行实时监控。
10时10分,记者乘坐的104路车缓缓驶出停车场。10时20分,车驶出城区,虽然道路通行状况良好,但这趟公交车的车速非常平稳。
“公交车上乘客多,车速过快危害很大。”廉师傅告诉记者,为乘客安全考虑,汽运公司对公交车行驶速度要求非常严格。
经过50分钟的车程,11时左右,这趟104路车驶进了终点站运城火车站。
票价低,更省钱
由于开通首日实行免费政策,前往乘坐体验的群众较多,加上公交车不允许超员,所以在沿途站点乘车的群众往往要等两三趟才能坐上车,在景滑村站上车的程女士就等了三趟。
程女士前两天就从运城新闻网得知103路、104路城际公交要在25日开通,而且从自家门前经过,所以她当天一大早就鼓动了几个好友和她一起乘坐104路车,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我们经常去市区办事,以前只能坐临猗到盐湖区的客运班车,不仅服务态度不好,而且票价比较高。”程女士说,从景滑村乘103路、104路到盐湖区,票价都是5元,比客运班车便宜。“今天来坐车,就是提前体验一下,给家里人探探路。”
一对与记者搭乘同一辆公交车的夫妇是前往盐湖区百货大楼购物的,夫妻俩一上车就拿出手机拍照、录视频,配上乘车感受发到了微信朋友圈。“我们经常去盐湖区购物,以前都是坐出租车,来回要几十块钱。现在有了104路公交车,不仅便宜,而且能直达目的地,真是既省钱又方便。”
临猗县交通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以前临猗到盐湖区的客运班车票价是8元,而103路、104路城际公交的票价为5元、3元两档,降低了不少,这样有利于盐湖区和临猗两地人员往来,推进盐湖区、临猗一体化发展。
站点多,更快捷
103路、104路城际公交的首发仪式吸引了许多临猗南城区的群众到场围观,这两趟城际公交的开通极大地方便了他们出行。“出门就能坐公交,这下去盐湖区方便多了。”有群众如是说。
记者乘坐的104路车内的电子屏显示,这趟城际公交设有50个站点,盐湖区境内和临猗境内各25个。
城际公交的开通,不仅为临猗人到盐湖区提供了方便,也让在盐湖区工作的临猗人回家更加便捷。
市民葛师傅老家在临猗县城,虽然如今已在盐湖区定居,但还是会经常回家看看。“虽然盐湖区到临猗距离并不远,但每次回家转车都非常麻烦。103路在奥运花园有一站,也经过我在盐湖区上班的地方,以后回家坐103就能直接到家门口了。”
“两条城际公交线的开通,使原来的站到站运行变为城区到城区直达,方便群众就近乘车。同时,城际公交实行公司化运行,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经济舒适的出行工具,使群众享受到公共交通带来的便利和优惠。”临猗县交通局负责人景世军说。
能耗少,更环保
103路、104路全部使用新能源公交车,宽敞、无味,座位设置更为合理,站着的乘客不会太难受,坐着的乘客也感觉更舒服。
与普通燃油车相比,新能源公交车启动时没有强烈震动。记者当天乘坐的104路车已经上路了,不少乘客却还以为车子没有启动:“车什么时候启动的?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新能源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除了胎噪和发动机的些许杂音,也没有其他噪音混入,相当安静。
廉师傅之前就有驾驶新能源公交车的经验,说起新能源车,他就两个词:“省力、节能。”
覆盖广,更便民
103路、104路虽然同为盐湖区至临猗的城际公交,但两条线路只在楚侯至临猗工业园区段重合,覆盖范围很广。特别是103路公交车,途经运城学院和运城北站,票价仅1元,填补了运城学院到高铁站没有公交车的空白,也大大方便了运城学院及其周边院校的外地学生前往高铁站乘车回家。
就读于运城学院的大二学生丽丽来自霍州市,以前每次回家,都要先乘3路公交车前往中心汽车站,再换乘7路公交车前往高铁站。“以前回家,每次都要比高铁发车时间提前至少90分钟从学校出发,而且带的东西比较多,换乘很不方便。”丽丽说,“今后从我们学校回家,再也不用换乘公交车了。”
记者 樊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