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黄河晨报讯 4月20日,市区圣惠路圣泽苑小区一手机尾号为8038的居民反映:“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我们这里的变化可大了,小区边上的烂路修好了,路灯也马上就要装上了!”
这名居民有理由兴奋,他所讲的那条小路,以前坑坑洼洼破烂不堪,被附近居民调侃为“面包车过也要剐蹭底盘,就是农村也看不到如此烂的路”。
这条路的变化,反映在运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的档案中,是三份不同时间的档案。
第一份档案编号为【2016】149号,时间为2016年5月5日。当天,居民第一次就道路问题向创建办投诉。投诉中心几经反复,排除掉城建、公路等部门后,责任单位确定为运城市圣惠新区建设管理中心。
该中心态度很积极,表态愿意着手解决问题,但在施工中,他们遇到了难题。
第二份档案编号为【2016】406号,时间为2016年11月9日。运城市圣惠新区建设管理中心反映,修路过程中有部分电线杆及通信线路影响工程进度,希望协调处理。投诉中心直接联系市经信委、市电业局,协调移走了相关通信线路及电杆。
路修好了,车也多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第三份档案编号为【2016】472号,时间为2016年12月26日。居民反映,路已修好,群众很满意,但随着车辆增多,路上没有路灯,存在安全隐患,希望有关部门能配套增加路灯。投诉中心将此事又转送至运城市圣惠新区建设管理中心。
当着记者的面,创建办副主任李伶旗拨通了圣惠新区建设管理中心负责人的电话,该负责人称现在道路标线已经画好,路灯已进入采购程序,不久的将来路灯将会安装到位。
李伶旗说:“接到我们的督办函后,圣惠新区建设管理中心负责人非常重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走完相关程序,解决了居民反映的大难题。”
围绕着一条小路,在文明城市创建的大背景下,少部分居民的诉求同样得到了充分关注和满足。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作为协调督导机构的创建办,一方面想方设法解决普通百姓的实际困难,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又客观体谅职能部门的难处,积极协调、热情服务,最终促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迄今为止,运城市创建办投诉举报中心累计受理各项投诉举报660件次,内容涉及城市建设、城市交通、市政管理、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噪音污染、旅游环境等方方面面。中心累计下发督办函317件、下发转办函145件、下发转送函54件,电话直接办理和现场协调办理136件。经有关职能部门办理后,累计收回办理回函245件,职能部门正在办理的12件。群众满意或比较满意比例达93%。(记者:陈永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