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文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发布
›
运城快报
›
记者观察:当关公文化“潮”起来——第36届关公文化旅游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记者观察:当关公文化“潮”起来——第36届关公文化旅游节的传承与破圈
10
0
紫色爱玫瑰咎
Lv.1
发表于
昨天 18: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关圣文化广场的磐钟声刚落,蒲剧《关公》的梆子声便响彻云霄。台上,“关公”红面长髯、青龙偃月刀寒光凛凛;台下,00后女孩小林正举着手机拍摄——她的帆布包上,“叫我关关”毛绒玩偶红脸圆肚,与台上威严的武圣形成奇妙呼应。第36届关公文化旅游节上,这场以“弘扬关公文化 聚力文商融合”为主题的盛会,正用创新让千年信俗“破圈”生长。
从“庙会”到“国际IP”:一场持续35年的“蝶变”
“1990年首届关公庙会时,我还是个孩子,跟着大人来烧香赶会;现在带女儿来,她追着买关公盲盒!”市民王先生的感慨,勾勒出盛会的成长轨迹:从周边村民赶集拜神的民俗活动,到如今集文化、旅游、经贸于一体的“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关公文化旅游节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创新”二字。
今年的“首次”清单格外亮眼:外宣纪录片《何以关公》多语种全球首发,让“忠义仁勇”走向世界;关公文化展示中心首次汇集泰国、越南等国40余年的交流实物,见证文化互鉴;原创音乐《关圣神话》用电子旋律混搭传统唱腔,台下年轻人不自觉跟着哼唱。“我们不想把关公锁在博物馆里,”活动负责人说,“要让他成为年轻人手机里的表情包、背包上的玩偶,活在当下。”
当“武圣”遇上“萌经济”:文创里的“反差萌”
文创展区的“叫我关关”摊位前,中学生小李正拆盲盒:“你看这青龙偃月刀毛绒玩具,软乎乎的,和课本里的‘武圣’完全不一样!”红脸关公化身圆滚滚的挂件、印着“忠义”二字的国潮T恤、掐丝珐琅工艺的关公书签……这些颠覆传统印象的文创
产品
,成了游客必打卡的“伴手礼”。
“年轻人喜欢,文化才有未来。”设计师小张透露,团队特意将关公形象“萌化”,保留红脸、美髯等核心符号,再加入Q版体态和潮流元素。数据显示,仅开展3天,“叫我关关”系列销量就突破5000件,“有个外国游客买了10个盲盒,说要带回去送朋友,让他们知道‘中国的超级英雄’有多酷。”
科技让历史“活”起来:沉浸式体验里的文化认同
“武圣杯”擂台赛上,VR
设备
让观众“秒变”武者,与AI对手切磋关公刀法;非遗展区的全息投影里,元代壁画上的“关公”走下墙壁,讲述“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就连祈福环节也添了新玩法——游客扫码就能生成电子祈福牌,悬挂在“云端关庙”。
“以前觉得关公文化离我们很远,现在通过游戏、纪录片、文创,突然懂了为什么他能成为‘武圣’。”来自上海的游客陈女士说,她在关公文化展示中心看了印尼信徒捐赠的木雕关公像,“原来忠义精神能跨越国界,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暮色降临,盬街的灯笼次第亮起,吃着关公文创雪糕的孩子们追逐打闹,戏台上的蒲剧还在继续。这场盛会没有将千年信俗束之高阁,而是用创新为其注入时代活力——当“关关”玩偶的笑脸与戏台上的关公身影交相辉映,我们看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从来不是守旧,而是在与当代人的对话中,生生不息。<br><br><br>
回复
点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紫色爱玫瑰咎
Lv.1
一星社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13
+ 关注
发消息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