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室的新变化
“叶大夫,我这老寒腿又犯了!”清晨的阳光刚照进木赞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王婶就走进了80平方米的新卫生室。诊断桌擦得锃亮,血压计、血糖仪摆得整整齐齐,药房里分类放着常用药。“以前40平方米的小屋子,看病拿药挤得转不开身,现在诊疗区、治疗室分开,舒心多啦!”村医叶大夫一边给王婶量血压,一边感慨。
去年村里扩建卫生室时,村民们都来帮忙搬砖。“现在头疼脑热不用跑镇里,叶大夫这儿啥设备都有,连急救箱都是新的!”王婶拿着开好的药,笑着往广场走去。
党员活动室里的“议事声”
穿过走廊,党员活动室的门开着,墙上党旗鲜红,入党誓词格外醒目。“咱村的灌溉渠得修修了,不然玉米地要旱死!”几名村民围坐在长桌旁,和村干部开“庭院议事会”。液晶电视正播放着远程教育课件,桌上摆着《乡村振兴政策汇编》。
“以前开会在旧仓库,冬天漏风夏天热;现在这活动室,能学习、能议事,还能看电影!”老党员邢大爷翻着学习笔记,上面记满了“6+主题党日活动”的内容。上个月村里选低保户,就是在这里让村民代表无记名投票,“公开透明,大家都服气!”
大广场上的“烟火气”
午后的阳光暖融融的,党群服务中心前的广场成了“欢乐海洋”:孩子们在健身器材间追逐打闹,邢大爷和老伙计们坐在长椅上唠嗑,“你看这太空漫步机,我每天踩半小时,腿都不疼了!”去年重阳节,村里就在这儿摆了二十桌茶话会,老人们吃着月饼、听着戏,笑得合不拢嘴。
广场旁的大舞台更是热闹。每年农历九月廿八,村里请戏班来唱三天大戏,周边村的人都骑着电动车来看。平时这里也不闲着:党员干部讲政策、读书志愿者读报纸、孩子们表演节目……“以前晚上黑灯瞎火没人出门,现在广场灯一亮,比过年还热闹!”村民李大姐抱着孙子,在人群里看得津津有味。
傍晚的“归家路”
夕阳西下,广场上的灯次第亮起。孩子们还在玩滑梯,老人们慢悠悠往家走。“以前村里最破的是大队部,现在最亮堂的是服务中心!”村支书望着眼前的景象,眼里满是笑意,“你看这卫生室、活动室、广场,哪一样不是给老百姓办的实事?”
晚风里,党群服务中心的国旗轻轻飘扬。木赞村的故事,就藏在这一天天的烟火气里——是村医室里的暖心问诊,是活动室里的热烈讨论,是广场上的欢声笑语,更是老百姓心里那句实实在在的话:“现在的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br>分类主题 : 乡村笔记<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