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张泽璞北方大棚里的“南果北种梦”

27 0
在盐湖区龙居镇赵村的“南果北种”种植基地,甘蔗、木瓜、香蕉等北方少见的热带植物正悄然生长,绘就一幅别样的田园画卷。

电商人到“新农人”的华丽转身

基地负责人张泽璞曾是一名水果电商经营者,在网络世界里将水果销往陕西、广东等地,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然而,日复一日面对屏幕和键盘的生活让他心生倦意,“我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干点自己能看得见成果的事。”于是,他毅然返乡,投入约6万元承包了3个大棚,成为周边第一个尝试“南果北种”的承包人。

起初,张泽璞缺乏成熟的技术经验,只能靠查阅资料、联系南方苗木供应商和不断实验来确定适合北方生长的品种。他每天巡查大棚,记录植物生长数据,在学习中逐渐成长为既懂市场又懂技术的“新农人”,也让村民们看到了“洋玩意儿”在北方土壤扎根的可能。

“南果北种”:艰难中坚守希望

热带植物在北方大棚生长并非易事。温度与湿度控制是第一道难关,夏季高温需防止植株徒长或叶片灼伤,冬季寒冷要保持最低温度防止冻伤。张泽璞回忆今年夏天,棚内温度一度接近四十度,他日夜坚守巡查。水电管理和日常管理同样考验重重,水电费用需承包人承担,甘蔗、木瓜、香蕉等植物的各项管理工作也十分精细。

尽管困难重重,但张泽璞从未放弃。他的坚持不仅让热带植物在北方大棚里茁壮成长,也让村民们参与其中,形成了“村集体 + 承包人 + 村民协作”的模式,增加了“南果北种”在北方落地生根的可能性。

集体经济新路:期待产业开花结果

赵村的这片大棚是村集体经济创新的一部分。村党支部书记马稳立介绍,村里投资建设大棚,统一规划后承包给懂技术的人经营,村集体和承包人都能受益。这种模式为张泽璞提供了保障,遇到技术问题还有盐湖区果蔬发展中心的农技人员及时帮助。

虽然目前香蕉还未结果,甘蔗还未成熟,但张泽璞已经在筹划销售和体验模式。他希望先打造观光、采摘体验,让北方人近距离接触南方水果,尝到自然成熟的果子。“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开始。”张泽璞满怀期待,相信通过探索能走出一条适合本地的产业路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br>人物类型 : 其它类型<br>
288622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