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恩师李归正

10 0
上小学四年级时,我的语文老师是兼着班主任的李归正老师。

李老师是王范乡张董村人,治学严谨经验丰富,管理学生很有一套,加上他兴趣广泛、知识面宽,又有音乐特长,笛子、二胡、小提琴演奏均见功夫,所以很受学生和家长尊敬。

我们上段村是个戏窝子,群众文化活动十分活跃。我很小就参加农村文艺活动,都是捎带听一听,看一看,会个大概,并不耽误正事。

我们村那时人口不多,学校四个年级、两个复式班,总共只有60多名学生、两位老师。李老师是我们二年级和四年级的班主任,教语文和两个班级的“唱歌”。那时“唱歌”每星期只有一节课,学一首歌一般得两节课。

有一次,李老师教完旧歌,利用剩余时间,教了两遍新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下课后,我在去操场的路上,边走边用口哨吹新学的歌,可巧李老师就在后边听。还没听完,他就让我到他宿舍里去。我不知老师叫我干什么,还以为自己干了什么错事要挨批评,心里七上八下直犯嘀咕。到了房间,李老师问:“思恭,你什么时候学过这首歌?”我说:“以前没学过。”李老师又问:“那你怎么会?我听你刚才用口哨吹得还比较准确。”我说:“是你今天刚教的。”李老师有些惊讶:“你两三遍就听会了?好,回去给你父母亲说一声,跟我住校,我教你识简谱。”

回家征得父母同意,第二天,我就和同一年级的张双全、张百锁、申骡驹四人搬到李老师居住的西厢房外间,当了“住校生”。

当时上段小学占用的是本村张家祠堂。祠堂南边是舞台,中间和后院是两座教室,后院东、西厢房用于老师居住。学校占地十几亩,长着十几棵参天古柏,显得古朴而空旷。由于老师仅有二人,一般会叫几个年龄大点的男孩子住校为老师做伴。我在班里年龄最小,当住校生是个例外。

住校当晚,李老师批完作业问我会唱什么歌,我说了几首学过的歌曲,其中有《东方红》。李老师说:“就从《东方红》学起。”他将这首歌的曲谱写出来,然后让我唱一句词,他唱一句谱,唱过两三次后,就按字句、分音节地讲,耐心地教。我学会《东方红》曲谱后,李老师把我所有会唱的熟歌曲谱一一写出,让我由歌及谱,再由谱及歌地学。另外还学了几首新歌。此时,他已是一边教乐理,一边教曲子了。我的简谱常识在上小学四年级时就打下了基础。由于住校,李老师对我的学习抓得也很紧,对我的作业,尤其是作文批改特别认真,要求也很严格。他往往一边批改,一边讲语法知识,使我深受教益。

紧张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李老师会用二胡或笛子演奏一些民歌或独奏曲子。二胡的轻柔缠绵,竹笛的清脆悦耳,使我听得着迷。只要李老师演奏,我就会停止一切课外活动,静静地坐在台阶上,享受这妙不可言的精神食粮。

有一次李老师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把自己的小提琴。运城百货商场的小提琴标价54元,他得攒三个月工资才够。但他早已注意到,有一把挂在货架上很长时间的小提琴,有一个小裂缝,但对音色、音质影响不大,他希望营业员降价出售。营业员却不当家,说要请示领导。为此,李老师专程去过运城两次,第二次终于以27元的半价将小提琴买了回来。平时十分严肃的李老师,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让我们这群孩子看他的琴并听他拉琴。那时,我对李老师十分崇敬,决心像他那样,学乐器,通乐理。

李老师只教了我一年,却时时关注着我的学业。1961年,我上初中二年级时,因父亲病重产生辍学的念头,李老师表示要供我上学。但我深知老师经济并不宽裕,只能婉言辞谢。最终,在父母亲支持下,我克服困难完成了初中学业。李老师特殊的关爱,对我人生理想的确定和成年之后的人生追求至关重要,至今无法忘记。

李老师后来调到上郭小学、王范联校等学校任教。他勤奋敬业、踏实认真,对党的教育事业有一种特殊的热爱,由于业绩突出,多次荣获各级“教学能手”“模范教师”等荣誉。他性格开朗、心态阳光、助人为乐、身康体健。现如今,年逾九旬的他仍每天练嗓、歌唱几十分钟,风雨无阻。他的子女、孙辈、亲朋好友去年聚会为他祝寿,他还引吭高歌,以示感谢。

心态决定精神,精神决定健康。我衷心祝福年逾九十的恩师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争取喝到恩师的百岁寿酒,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br>人物类型 : 文化学者<br>
288477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