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龙香关帝庙戏台楹联,描尽世态人情啦

71 0
在三晋大地的一隅,新绛县龙兴镇龙香村宛如一颗隐匿的明珠,静静闪耀着历史的光辉。龙香关帝庙,恰似这颗明珠上最为璀璨的华彩,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厚重。

踏入龙香村,龙香关帝庙便以一种古朴而庄重的姿态映入眼帘。这座庙宇坐北朝南,其创建年代仿若隐匿于历史的迷雾之中,神秘而诱人。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的扩建,为它增添了新的风貌,现存的主体建筑融合了元、明、清三代的遗构,犹如一部立体的史书,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中轴对称的布局,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着戏台、献殿、正殿,严谨而规整,宛如岁月精心编织的锦缎,每一处褶皱都藏着历史的痕迹。

这座庙宇不仅布局严谨、结构紧凑,其外观装饰的淳朴之美,更是让人感受到岁月沉淀的韵味。庙内彩塑技艺之高超,仿佛能让那些静止的塑像瞬间鲜活起来,讲述过往的传奇。龙香关帝庙的历史、艺术与科研价值,犹如熠熠生辉的宝石,独特而珍贵。它始建于宋代,历经元、明、清历代的修缮与呵护,于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历史长河中一座不朽的文化丰碑。

这座庙宇的诞生,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的“龙现绛郊”事件紧密相连。回溯春秋时期,晋国都城绛(今新绛县)的郊外,神秘的龙惊现于世。这一奇异事件,不仅引发了历史学家们对龙是否真实存在及养龙传统的热烈讨论,还为龙香关帝庙的创建埋下了深厚的文化伏笔,赋予了它独特的文化底蕴。

漫步至庙内戏台前,这座戏台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顶的建筑,仿佛一位历经风雨的老者,沉稳而宁静。六架前后分心用四柱,檐下平身科三攒,彰显着古代建筑技艺的精湛。前檐明间檐柱为石质,台口外带八字分墙,庄重而典雅。戏台中间两根方形石柱之上篆刻的那副楹联,更是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通往戏台与人间微妙世界的大门。

“描来世态人情,场逢作戏;演出纲常名教,地乐舞台。”这副楹联宛如一把精巧的刻刀,在方寸文字间雕镂出戏台与人间的千丝万缕。“描来世态人情,场逢作戏”,宛如一曲悠扬的乐章,奏响了世间万象的旋律。戏台,虽只是一方小小的天地,却宛如一个奇妙的万花筒,将市井的喧嚣繁华、闺阁的幽幽闲愁、江湖的豪爽快意,一一收纳其中。瞧,那生旦净丑依次登场,无论是王侯将相的威严,还是衣衫褴褛者的落魄,皆是世态的生动剪影;听,那唱念做打中蕴含的喜怒哀乐,又何尝不是我们身边人情冷暖的真实写照?“场逢作戏”四字,恰似一缕穿透迷雾的清风,道尽了人生如戏的通透。人生本就如同一出戏,而戏台,不过是将这份虚幻赤裸裸地拆穿给人看,让观者在他人的故事里,不经意间照见自己的悲欢离合。

下联“演出纲常名教,地乐舞台”,则如同一盏明灯,将戏台的意义照亮得更为深远。在那个教化尚未普及的年代,戏台,便是人们心中最生动、最鲜活的学堂。忠孝节义,随着婉转的唱词缓缓流转;礼义廉耻,伴着灵动的水袖翩翩翻飞。看关羽夜读《春秋》,那份忠义的精神便如同一颗火种,在观者心中点燃对忠义的敬仰;听包公怒斩陈世美,法理的威严便如洪钟般敲响,让人们深知法理不可违背。“地乐舞台”四字,尤为精妙,它既描绘了观众在锣鼓声中尽情享受乐趣的场景,又寓意着这方舞台以“乐”为媒介,让纲常名教如丝丝春雨,悄然浸润人心,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这副楹联最动人心弦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平衡了戏的“虚”与“实”。台上的“作戏”,是虚幻的演绎,台下的“世态”,则是真实的人生;表演的“名教”,是外在的形式,内化的“德行”,才是真正的本质。当锣鼓轰然作响,那看似虚幻的戏台,瞬间化作了真实的人间百态;当大幕缓缓落下,戏里所蕴含的道理,已如春风化雨般,悄悄住进了观者的内心深处。

700余年的风雨,如同一把无情的刻刀,轻轻掠过戏台,楹联上的墨迹或许已渐渐变淡,然而,那“描来”与“演出”所蕴含的智慧,却如同陈酿的美酒,在岁月的长河中愈发香醇,从未褪色。原来,真正的好戏,从来都不只是单纯地演给人看,它更是演给世道看,演给人心看,成为人们心灵深处永恒的回响。在这龙香关帝庙的戏台楹联间,一幅人间长卷正缓缓展开,等待着每一位有缘人细细品味,领略其中的无尽韵味。

朱青龙/文  薛丽娟/图

龙香关帝庙戏台<br><br><br>
龙香关帝庙戏台楹联,描尽世态人情啦
288464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