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地处黄土高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些为苹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运城苹果”更是以73.2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单第九位。尽管我市苹果已进行科学种植,但蚜虫对苹果树的危害仍较为严重。因此,对苹果蚜虫的发生规律进行总结,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减少蚜虫影响苹果产量、品质及果农经济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危害症状
苹果蚜虫病作为常见的一种虫害,通常情况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蚜虫为黄蚜虫阶段,这一阶段的病虫对苹果树的伤害主要针对果树叶片,黄蚜虫寄存在叶片上,吸取果树营养,对果树开花、坐果造成影响;第二阶段为棉蚜虫,它比黄蚜虫的存活能力更强,不仅使苹果叶片呈卷曲状,同时也从果实中吸取营养。当棉蚜虫长大后,直接从树叶中生长转移到树干中,侵蚀苹果树主干,因苹果蚜虫的虫卵大,会在较短时间内损坏苹果树主干,造成苹果树死亡。
二、发生特点
1.苹果黄蚜
又称绣线菊蚜,属同翅目蚜科。以成、若蚜主要群集危害当年新抽枝条顶端和嫩叶上,危害初期叶片周缘下卷,以后叶片向下弯曲或稍横卷,发生严重时,蚜虫密布枝条顶端及顶部嫩叶,并出现大量白色的蜕皮,严重影响新梢生长。
2.苹果瘤蚜
又称苹果卷叶蚜,属同翅目蚜科。与苹果黄蚜不同,苹果瘤蚜以成、若蚜主要群集危害枝条中下部展开的叶片上。叶片被害后,边缘向背面纵卷成筒状,叶面有红斑皱缩,后期干枯,严重时全株叶片卷缩成条。此外,苹果瘤蚜还危害幼果,被害果面会产生许多不整齐红斑,严重时会使果面畸形。受苹果瘤蚜危害严重的果树,若持续多年不及时防治可致整株枯死。
3.苹果棉蚜
又称赤蚜,属同翅目棉蚜科。主要群集危害苹果树的枝干剪锯口、病虫伤口、翘皮裂缝、新梢叶腋、短果枝、果柄、果实的梗洼和萼洼及根部。附着蚜虫的被害部位和寄主组织会受刺激形成肿瘤,并覆盖大量白色絮状物。挖开受害植株浅层根部也可见因该虫危害根系而形成的根瘤。叶片受害后,粘附其分泌物,影响光合作用,甚至造成提早落叶;果实受害后发育受阻,品质下降;树体受害后发育不良,长势衰弱,产量降低,受害严重时造成树体死亡。
三、防治要点
1.做好农业防治
清洁果园。在早春,用刮刀等工具,在苹果树发芽前及时刮除翘皮、老树皮,并及时剪除被害株的卷叶和枝梢,在果园外进行深埋处理,以消灭部分越冬卵和虫源。深翻灌水。在果树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将树冠下土壤深翻20cm~30cm,并在-3℃~10℃时对果园进行大水漫灌,破坏越冬场所,消灭隐蔽在根际表层的越冬棉蚜。间种套种。在果园内每10m左右种植韭菜或套种半夏、大黄等中药材,利用释放出的特殊气味,驱赶、灭杀幼虫,降低虫口密度。
2.做好物理防治
黄板诱杀。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有翅成蚜,降低虫口基数。绑扎诱虫。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主干绑扎草把、旧麻袋片等,诱集越冬蚜虫,进入冬季后及时解除并集中烧毁,以此降低越冬蚜虫基数。
3.做好生物防治
释放天敌。蚜虫天敌众多,目前对蚜虫具有显著作用的天敌已有80余种,如瓢虫、小花蝽、食蚜蝇、蜘蛛、草蛉、蚜茧蜂、日光蜂、蚜小蜂及蚜霉菌等。在释放天敌后,应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充分发挥出天敌对蚜虫的控制作用。
4.做好化学防治
低毒、高效、生物类农药交替使用仍是目前防治蚜虫危害的重要途径。包药防治。选取离地20cm~30cm处的果树主干或者主枝的基部作为包药点,选择宽15cm左右的光滑部位,将吸水性能良好的材料,将其绕在选定的包药部位上,形成一圈,并选择渗透性强的药剂,如10%吡虫啉30倍~50倍液或40%灭蚜灵30倍~50倍液注射或涂抹在吸水物上,使药剂得到充分渗透。试剂防治。使用400倍~500倍液洗衣粉或100倍~200倍液的洗洁精水溶液喷杀蚜虫,其可在蚜虫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使蚜虫窒息而亡,灭杀效果较好。根部防治。在果树根部撒入辛硫磷颗粒剂或喷施40.7%氯吡硫磷(毒死蜱、乐斯本)300倍液,之后覆盖原土或用钉耙搂均匀。
目前,针对苹果蚜虫使用最多的防治措施仍是化学防治,其虽可以快速有效地解决蚜虫危害,但易产生抗药性,破坏土壤环境,造成防治难度增加,而具有优良抗性新苹果树品种的选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苹果蚜虫防治的趋势是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重心,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防治,以减少对土壤环境的污染,从而达到长期防治的目的。<br><br><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