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股表现疲弱,周二开始连跌4日,单周跌幅高达2.36%。这与华尔街7月的乐观气氛截然不同。7月底创新高的时候,众多华尔街投资者纷纷预期美股在第二季GDP高增长的预期下将会继续破顶。然而,当GDP、议息决议和就业数据陆续公布时,市场气氛变得沉寂。即使上周一系列大型科技股和生物科技企业公布亮丽的盈利增长,也无法阻止4日连跌。尤其是周五标普500指数大跌1.6%,为5月22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如果以亮丽的企业盈利增长和二季度GDP环比增长3%来看,美国经济似乎生机昂扬,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投资者应该如何部署?
我们首先来拆解一下最近的企业财报和宏观数据。
标普500企业营收和盈利不但双增长,而且好于预期。
截至8月1日,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已有330家企业公布二季度财报(如图一)。由于此前曾有部分华尔街分析师认为现在美股的估值已经提前反映了二季度盈利预期,所以如果盈利仅仅只是略好于预期,可能会引致投资者信心动摇而引致获利了结。华尔街分析师们对企业财报的预期常常成为投资者心中的灯塔。然而,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实际数据和预期之间的关系。
如果投资者提前布局了盈利良好的优质股,确实可以在财报公布后获利了结,但抛售带来的下跌并不代表企业或行业发生经营上的逆转。所以,暂时无需要因为单周下跌,而否定企业营收和盈利的良好表现。尤其是一些具有经济护城河的优质股,或者在回调后会再次出现趁低吸纳的买盘。
美国第二季GDP初值的环比高增长背后细思极恐
美国公布二季度实际GDP折合年率环比增长高达3%,本应一扫第一季实际GDP环比-0.5%的衰退担忧。然而,二季度的个人投资对GDP的贡献度却大跌3.09%。二季度环比的良好表现,部分是因为个人消费略有好转,而更重要的升幅是来自于贸易逆差大幅缩小(图二)。可是,问题正正出自于贸易数据。
美国二季度的进口和出口折合年率分别为3.65万亿美元和2.63万亿美元,折合年率的环比分别录得-30.3%和-1.8%的大幅减少(图三)。意味着进出口双双下滑,只是二季度出口跌幅更小,从而形成二季度贸易逆差比一季度减少3327亿美元。
实际上,即使一季度的贸易总额折合年率达到创新高的6.64万亿美元,二季度在高基数之下的环比数字确实较差,但二季度进出口贸易总额折合年率却是实实在在地跌至6.28万亿美元,为过去4个季度以来最差贸易总额。
这将会让投资者引发对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担忧情绪。因此上周的股市表现在GDP公布后仍然不如理想。
美国疲弱的7月份就业数据导致投资者避险情绪提升。
美国7月份的失业率轻微上升至4.2%,今年4月和7月的失业人口达历史高位的723.6万人,7月同比增长2%,但劳动人口只增长1.2%。所以失业率升至4.2%是实打实的失业人口上升。
然而,更大的问题出自于非农新增职位。7月份美国非农新增职位初值只有7.3万人,低于年初至今7个月的均值8.5万人(图四)。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对之前的大幅修正。5月和6月的修正值大幅下调至1.9万人和1.4万人,较初值大幅减少12万人和13.3万人。从修正值看,美国非农新增职位已经连续6个月出现下修,而且3、5、6月的下修幅度超过均值以下一个标准差(图五)。修正幅度令人乍舌。
而且,美国就业市场疲弱趋势还体现在职位空缺率持续下降,6月份降至4.4%。今年上半年均值在4.5%,去年上半年均值在5%,全年均值在4.5%(图六)。通常经济蓬勃的时候,企业会创造更多工作岗位以扩展业务,但往往因为人人安居乐业而出现大量职位空缺。所以,失业率和职位空缺率往往呈现反向。现在失业率上升和职位空缺率下降的趋势,也进一步印证了美国就业市场已出现疲软趋势。美国经济亮起警号。
总结,美国经济呈现两极化。
美国企业保持亮丽表现,但美国经济呈现疲软迹象。投资者似乎对美股的信心强于美国经济。这虽不常见,但也并非泡影。因为美国众多企业的业务遍布全球,海外业务增速可能高于美国。尤其是科技、通讯服务和医疗等行业具有更高的技术壁垒和竞争力。从美国经济数据的细节来看,美国虽然不至于马上陷入衰退,但风险依然存在。
美联储于9月减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经升至86%。疲软的经济趋势,结合利率下行,软着陆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现在只需要继续留意,如果未来持续减息但经济并无好转,则将会迎来硬着陆。同时,我们也要留意通胀反弹的情况,现时处于可接受水平,短期内滞涨的风险并不高。
从投资布局来看,美股市场已经进入自下而上、汰弱留强的筛选状态。科技、通讯服务和医疗依然是重中之重,毕竟这些行业在未来环球格局转折点之下,其需求依然保持增长趋势。投资者应该从中精选具备长期盈利增长前景的企业,尤其是具备坚实经济护城河的优质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