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万荣九宫格_散文_李耀岗

11 0
发表于 昨天 11: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这个夏天没回万荣,但心已回去了。

回了许多趟,收麦回去了,旱时回去了,下雨回去了,套袋回去了,装桃回去了……就连网络达人老陈的老陈小院开业也回去了。

这说明个人现在几乎时时与万荣老家同频共振,那头一有风吹草动这头都知道,况且现在信息网络这样发达,各路媒体账号那样活跃,芝麻大点的事儿都藏不住,只要你真正关心,啥事都瞒不住。有时候,家里人还不知晓的身边事,远在天边的人都听到了。

就说上次下雨吧。老家新屋的房子刚开始行檐,还看不出雨的大小,自媒体账号的视频就发出来了。电话再打回去就不只是吃惊,而是向家里人核实这雨到底咋样了。我妈那会儿正看着家里房檐,人心不足地抱怨不大不大,这雨再大些再大些才好。我说,看视频坡底下都淹了,还能叫不大?老太太才不管那些,估计心里说就照这样再下大点才能治治旱情呢。

手机里存了许多来自万荣老家那边的视频和照片,有的是家乡人自己拍的,也有的是从外面回乡的人换了一种视角拍的。

有媒体拍的荣河镇周王村,黄河边上的村子,油桃长得好,村子也漂亮。许多镜头满足了我对家乡的怀念,也补充了过去记忆的缺失。比如,一辆农用三轮车行驶在村道上,上面拉满了用布兜装的油桃,这样的画面只一眼就知道是哪里,尤其是那些百衲衣般的布兜子在万荣叫馍布袋,过去用来装馍当书包用,现在用来装桃装果,结实耐用还不伤果。

有皇甫乡东杜村马姐姐拍的视频,她也是退休回乡的,许多视频记录了家乡人诸多生活和劳作场景,既是非常宝贵的影像资料,又是对农村变化的全景留存。她是带着感情来做这些事的。像她上次在雨中拍的《万荣终于下雨了》,情感、画面及乡邻反映等细节处理都很到位。

还有我们汉薛镇刚刚开张的老陈小院的视频和图片,包括老陈先前“淘麦记”的视频号。据说老陈与我还是中学校友,欣赏他的创业精神和他浑身散发的“万荣味道”,比如,他爱说的“搭挂”(万荣方言“开干”的意思)等。餐饮行业不容易,需要做好多铺垫,需要搞出特色,还需要有持续性。侄子一家这两天刚从大城市驱车回万荣,当天就带着80岁的奶奶去了老陈小院,我保存了他们拍的老陈小院收集的乡间旧物照片和他们与老陈的合影。

记得以前写过一篇《过一种很万荣人的日子》,为什么要留这些照片,就是因为从这些图片、视频中获得的万荣信息的确“很万荣”,可给人以来自万荣的视觉冲击,也可以给远离家乡的人以慰藉。

于是,我精选了9张图片,发了一组朋友圈的九宫格,每一张都是浓浓的家乡味,每一张都“很万荣”。<br><br>
288253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