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青年作家贺润阳的文字里藏着运城人的魂

42 0
发表于 2025-7-28 18:02: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近日,运城籍“95后”青年作家贺润阳将自己多年来对生活的所思所感集结成册,出版为《旁骛》一书。这位从河东大地走出去的“95后”青年作家,用一首首现代诗、一段段随笔,在平凡日常中发现诗意,在纸页与屏幕间搭建起通往世界的桥梁,让文学成为他与自我、他人、故乡对话的永恒纽带。近日,记者走近这位青年作家,听他讲述自己与文学的不解之缘。

与文学结缘, 平凡生活生出诗意

运城的夏夜总带着些熨帖的暖意,就像贺润阳的文字——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却藏着对日常生活最细腻的触摸。小时候,书籍是他最好的伙伴,那些新奇的、光怪陆离的小说世界为他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他在文学的世界自由翱翔。渐渐地,他开始在本子上随意地写一些小说“点子”、童话故事,这是他最初的文学积累。

而他的诗歌启蒙则始于初中补习班那个不想写作业的午后。为了逃避枯燥的习题,他在草稿纸上写下人生第一首现代诗《星夜》,没想到被同学争相传阅。“那种被认可的感觉,像点燃了心里的一捧火,人生某一处从此就被点亮了。”他笑着回忆。这首偶然的习作后来经母亲投稿,发表在2014年的《运城日报》上,拿到报纸后,铅字的重量让他第一次意识到:文字能跨越距离,抵达陌生人的眼底。

就这样,那些记作业的小本本变成了贺润阳的“创作天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青春期的迷惘和辛劳都成了他的创作源泉。“前段时间回家整理稿件时,还看到了七八个小本,边角被磨得发白,里面写满了天马行空的童话、青春期的细碎感悟,甚至有被老师评价‘太跳脱’的作文草稿。现在回看,有些作品可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但确实是那个当下发自内心的东西。”他说,“我记得以前我们的语文老师总说写文章要‘稳一点’,但在写诗时,我总想让文字跟着心跳跑。”这份执拗,让他在古诗与现代诗的岔路口选择了后者——“现代诗像旷野,不用被困在格律的笼子里。”

此后,贺润阳的创作热情愈发高涨,他开始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从经典名著到现代诗歌,从泰戈尔到席慕蓉,不断汲取养分。文字在他笔下逐渐变得灵动而有力量,每一篇作品都像是他内心世界的缩影,细腻而深刻。通过文字,他不仅表达自我,更与世界建立起深厚的情感链接。

在河东烟火气里长大的贺润阳,骨子里带着运城人的“松弛感”。这种特质化作他的创作密码:不写过去,不盼将来,只锚定“此刻”。加班后路灯下的影子、通勤时地铁里的沉默、朋友一句无心的感慨,都能被他揉进诗里。“就像运城人爱说的‘活在当下’,我的文字就是当下的切片。”这些切片按时间串联,竟也悄悄勾勒出成长轨迹——从关注“自我”到看见“周遭”,文学成了他观察世界的放大镜。

以文字为舟,

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贺润阳的文字曾长期“圈地自萌”:QQ空间的日志设着权限,朋友圈的碎碎念只对好友可见。“怕被说‘看不懂’,更怕敷衍的评价。”但随着创作渐深,他慢慢明白,文学的意义不仅是自我表达,更是“与世界握手的方式”。母亲的朋友为诗集《旁骛》写推荐语时说:“写作是理解世界的渠道”“别担心文字的轻与重,能让读它的人心里泛起涟漪,就是最好的分量”,这些话让他红了眼眶——原来自己的文字,早已在不经意间连起了世界与自我的对话。

大学毕业后,社会生活的丰富让贺润阳的文字从QQ空间的日志、朋友圈的碎碎念,逐渐沉淀为更厚重的表达。2023年,一则出版广告让他动了集结作品的念头。当编辑发来长达数页的赏析,逐字逐句解读他诗作中的情绪褶皱时,这个习惯“自我消化”的年轻人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自己的文字能被如此认真地看见。因此,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着手整理、筛选作品,积极与编辑沟通,对不满意的诗歌重新打磨。数易其稿后,名为《旁骛》的诗集终于出版面世。

在他的诗集里,有三分之二是大学至今的创作,记录着青春时代的怅惘、恋爱中的悸动、职场初体验的迷茫。那些曾被他反复删改、甚至一度缩减到不足百页的手稿,最终在编辑的鼓励下重获新生。“出版那天恰逢我的生日,拿到自己作品的那一刻像收到了一封写给自己的长信。”他说,文字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既能收纳独处时的喃喃自语,也能在成书后与素未谋面的读者撞出火花。

如今,他依然习惯在朋友圈分享新作,偶尔也会收到朋友的长评:“这句让我想起那年夏天”“你写出了我没说出口的话”……这些回应让他确信,文学从来不是孤岛。就像家乡边上的黄河水一样,看似各自奔涌,终会汇入同一片海。

尽管现在的笔下鲜有运城的具体意象,但贺润阳总说:“我的根在这儿,文字里藏着运城人的魂。”遇到困难时,他会第一时间买回运城的票,在熟悉的街道上走走,心里的结就松了;在外实习时,他仍雷打不动保留着“中午必须歇会儿”的习惯。“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运城人都懂。”他笑着说。如今每次回家,都会特意去母校门口转一转,“不是为了找灵感,是想看看滋养过我的地方。”

在外地出差时,贺润阳也会翻开自己的手机备忘录,随时写下迸发的灵感。“小时候哪想过,文字会陪我走这么远。”对这个年轻的运城作家来说,文学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脚下的路、身边的风,是让每个平凡瞬间都变得有意义的联结。


青年作家贺润阳与出版作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br>人物类型 : 文化学者<br><br>
青年作家贺润阳的文字里藏着运城人的魂
<br>
青年作家贺润阳的文字里藏着运城人的魂
287991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