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文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河东文学
›
观广西歌舞剧院《柳柳州》有感:千年精神的回响与双城文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观广西歌舞剧院《柳柳州》有感:千年精神的回响与双城文脉的共鸣_戏曲评论_杨洪惠
10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昨天 19: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7月17日,承蒙永济市宣传部的邀约,我有幸参与柳宗元文化研究论坛,并观赏了广西歌舞剧院带来的歌剧《柳柳州》。这场演出以艺术为桥,跨越千年时空,让柳宗元的精神在舞台上焕发新生,更让永济与柳州这两座承载着他生命印记的城市,在文化共鸣中紧紧相连。
虚实交织:四年宦海映初心
《柳柳州》以精妙的双线叙事,勾勒出柳宗元在柳州的生命轨迹。实线上,他初到柳州时,眼前是“城郭寥落,瘴烟弥漫”的荒芜:农人沦为奴婢、百姓汲水十里、教化未开、经济凋敝。剧中一曲《柳州叹》唱道“青山遮不住愁绪,瘴江洗不尽疮痍”,道尽他初临此地的痛心。但他未被困境击垮,而是将十年前永贞革新的理想,化作一件件利民实事:废除奴婢制度时,他面对阻力高唱“官为民吏是为真,岂容苛政困苍民”,以律法斩断枷锁;打井取水后,望着百姓围井欢腾,他轻吟“一泓清泉映初心,点滴皆为黎庶谋”;植树种柑、兴办学堂时,“墨香漫过瘴烟去,教化当破愚顽根”的唱词,更显其长远眼光。短短四年,他鞠躬尽瘁,用实干将“满目疮痍”变为“烟火渐兴”,正如剧中所叹:“四年辛苦非虚度,万家灯火是归途”。
虚线上,舞台技术让千里之外的知己刘禹锡“踏月而来”。二人隔空对饮、唱和,将历史上的书信往来化作生动的精神对话。他们吟诵《与梦得书》中“平昔所好者,尽在其中,今追寻之,杳不可及”,倾诉对理想的执着;合唱“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道尽贬谪路上的相惜。正是这份“书信往来三十载,肝胆相照两心知”的情谊,让柳宗元在“千万孤独”中坚守,最终从“北望长安心未休”的怅惘,走向“我的长安是柳州”的升华——他把对家国的赤诚,从朝堂之志化作了乡土之爱。
艺韵悠长:歌舞光影绘风骨
这部歌剧的艺术表达同样令人沉醉。广西山歌的悠扬旋律与宏大歌舞矩阵交融,让观众仿佛置身柳州山水间,浓郁的地域风情为剧情添色;舞台的旋转倾斜与光电技术的运用,更将剧场化作流动的水墨画:人物从幕后到前台的切换、远景与近景的转换,恰似墨色晕染,让“孤舟蓑笠翁”的孤寂与“为官一任”的担当,都在光影中立体呈现。当“北望长安”的怅然与“柳州即长安”的笃定在旋律中交替,观众不仅看懂了剧情,更触摸到了一颗在困境中不断升华的灵魂。
巡演之责:双城共续文脉长
广西歌舞剧院将《柳柳州》带到永济,对弘扬柳宗元文化意义深远。永济作为柳宗元的祖籍地,藏着他“少小离家”的记忆;柳州作为他“老病客死”的异乡,印着他“鞠躬尽瘁”的足迹。这场巡演让“故里”与“宦地”的文脉在此交汇:广西山歌的婉转与永济古调的厚重碰撞,“种树郭橐驼”的典故与柳州柑树的意象重叠,“永州八记”的山水情与“柳州四政”的民生志呼应,让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是一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精神传承。
剧中最后一曲唱道:“流星虽逝光不灭,千年犹记柳柳州”。柳宗元在柳州的四年,如流星划过夜空,却以“燃烧自己”的奉献,照亮了千年岁月。《柳柳州》的巡演,正是让这束光穿透时空,让更多人懂得:所谓不朽,不在于生命长短,而在于是否以真心待民、以实干成事。当永济的观众为舞台上的柳宗元动容时,当两地文化因这场演出更紧密相连时,便是这位先贤精神最好的延续。<br><br><br>
<br>
回复
点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75938
+ 关注
发消息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