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村民“健康守门人”大学生村医郭田烨

8 0
发表于 昨天 19: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进盐湖区泓芝驿镇王过村卫生室,满墙的锦旗映入眼帘。这些锦旗有本村村民送来的,也有不少外地患者送来的,每一面都藏着一个暖心故事。

卫生室里的诊断室、治疗室等五室分区明确,彩超机、心电图机等设备整齐排列,就诊的患者有序排着队。

郭田烨是王过村卫生室的大学生村医。这个从城市医学院校走出的年轻人,已在乡村卫生室坚守了近8年,用专业与热情成为968名村民的“健康守门人”。

从校园到卫生室

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

2016年,郭田烨从石家庄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没有选择留在城市医院,而是走进运城市中心医院儿科进修。“儿科患者不会表达,全靠医生观察,这段经历教会我‘察言观色’的本领。”郭田烨说,他的母亲就是王过村卫生室的一名村医,这让他从小就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了向往。

一年后,郭田烨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开始到王过村卫生室工作。

为提升诊疗能力,2019年,郭田烨前往山西盈康一生总医院进修,在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多科室系统学习。他说:“在医院的经历让我明白,村医不仅要治小病,更要能识别大病。”

2020年,郭田烨通过盐湖区大学生村医招聘计划正式入职,同年拿到华北理工大学本科学历,2022年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如今还在山西中医药大学“西学中”培训班深造。书桌旁,《中医基础理论》与村民健康档案并排摆放,字里行间都是他的成长轨迹。

“现在常规检查在家门口就能做。”郭田烨介绍,卫生室现有4名医护人员,70余种常用药覆盖常见病,91%的村民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家庭医生签约率达92%。

中医贴敷是卫生室的“金字招牌”。郭田烨跟随学医的母亲,一起开展这项服务,通过中药外敷治疗感冒咳嗽、关节疼痛等常见病,累计服务超1万人次,占总诊疗量的80%,抗生素使用率下降50%。

他还探索“互联网+中医”模式,建立患者微信群开展远程随访。去年冬天,一位在外务工村民的孩子腹泻,通过视频咨询后,郭田烨指导其购买了脐贴,并远程观察症状变化,让家长免去奔波之苦。

从医学生到“守门人”

让卫生室成为最温暖的地方

前段时间,在给村民王万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郭田烨发现老人心电图有异常,便立即联系救护车,并让老人先吸氧,详细记录症状和病史。因信息准确,老人得到及时治疗。

类似王万全大爷的例子还有很多。前面巷子的大爷在地里干活时,不小心伤了脖子,郭田烨和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海波第一时间将老人转诊到市里的医院;街上卖醪糟的老人,在地里拾柴时身体出现不适,来卫生室就诊,郭田烨第一时间作出判断,将老人转诊……

“转诊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对患者负责。村医是村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转诊及时能救命。”这是郭田烨常挂在嘴边的话。2024年,他转诊病例同比增长30%,转诊单填写合格率99%,转诊人次在全镇17家卫生室居首。全年识别急危重症20例,转诊及时率100%。

2022年,王过村卫生室获评“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基层单位”;2024年,郭田烨入选“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典型案例(个人)。

相较于荣誉,郭田烨更看重村民的认可。他说,现在最大的心愿是继续完善“互联网+医疗”模式,增加针灸、推拿服务,让卫生室成为村里最温暖的地方。

从城市到乡村,从医学生到“健康守门人”,郭田烨用青春诠释着医者担当。他就像一株扎根乡土的白杨,默默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康,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中,写下属于新时代大学生村医的生动注脚。

□记者 陶登肖/文 景冬波 陶登肖/图<br>人物类型 : 文化学者<br><br>
村民“健康守门人”大学生村医郭田烨
<br>
村民“健康守门人”大学生村医郭田烨
<br>
村民“健康守门人”大学生村医郭田烨
287868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