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9 0
发表于 昨天 16: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中国人民对亲友的祝寿活动中,“寿桃”是常被采用的礼品或食品。“寿桃”既可选用成熟的桃子果实,也可用面粉或米粉做成如同成熟桃果形色的代用品。

桃子果实何以被为祝寿之用?这是因为它们(主要是蟠桃、水蜜桃)的形色美观、滋味甘甜、意涵嘉瑞。再者,还缘于中国古代若干神活故事,其中,如宋代《太平御览》引汉代东方朔《神异经》:“东北有树焉,高五十丈,其叶长八尺,广四五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小狭核,食之令人知寿。”所以,后来衍生的“蟠桃宴”,多用于祝寿。

明代戏曲作家、进士谢谠,就曾写有“轻风送十里荷香,舞鹤乱半帘松影,满门齐赴蟠桃宴,人人共祝长生”(《四喜记·椿庭庆寿》)。因此,桃子果实有“仙桃”“寿星桃”美称。此外,它还有美人桃、人面桃、鸳鸯桃等别名。

主要起源于中华大地的桃,其名称之由来,据明代《本草纲目》载述:“桃性早花,易值而子繁,故字从木、兆。十一曰兆,言其多也。”桃树、桃花、桃果,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早在两千年前的《诗经》里,已多处有咏桃诗句,其中《周南·桃夭》写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有蕡其实。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诗中的“蕡”字读音fén,含义“硕大”;“蓁”字读音zhēn,含义茂盛。《周南·桃夭》三次用“桃之夭夭”,借描述桃花形色美观、桃果硕大味甘以及桃叶青翠茂盛,比喻美丽可爱的出嫁姑娘。

无巧不成书的是,“逃”和“桃”同音,后来有人把“桃之夭夭”诙谐地衍生了“逃之夭夭”,用之形容溜走,逃逸得无影无踪。此外,桃园、桃花源、桃花运、桃李等词,也被赋予不同的意涵。

题图:临猗县大嶷山农耕文化博物馆中的“桃”题材国画 刘亚/摄

傅维康/文  《中医药文化》杂志<br><br><br>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287811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