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尝试了蟹太太蟹黄面馆,主要冲着他们的蟹黄系列去的。吃了几个招牌菜,感觉有些特点,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感受,比较主观,供参考。
1.蟹粉小笼包
这个小笼包挺有特色的。据店家介绍,馅料用的是现拆的蟹黄蟹膏。皮确实比较薄,夹起来能感觉到里面有汤汁。咬开的时候要小心烫,汤汁比较饱满,能尝到明显的蟹黄鲜味。蘸点蟹醋一起吃,味道会更鲜亮一些。喜欢蟹黄和汤汁小笼的朋友可以试试。
2.招牌熟醉蟹
点了一只熟醉蟹。端上来看着蟹的个头还行,蟹盖掀开能看到蟹黄,量比较足。是用花雕酒和一些香料腌制过的,酒香味比较明显,入口带点甜味。蟹肉吃起来有酒香,口感比较嫩。整体是偏甜鲜带酒香的风味,喜欢这种醉蟹风格的人可能会比较对胃口。
3.至尊蟹黄面
这个是店里的主打。面上浇的蟹黄蟹膏熬制的酱,量挺实在的,颜色金黄。面用的是比较细的苏式面,拌开之后每根面条都裹上了蟹油,吃起来很香,蟹黄味浓郁。口感上,蟹黄的颗粒感和油脂感混合着面条的筋道,满足感不错。是那种比较直接浓郁的蟹黄风味面。
4.秃黄油包&5.秃黄油捞饭
这两样可以放一起说,核心都是那个秃黄油。包子是发面的,外皮松软,里面包的也是蟹黄蟹膏熬的秃黄油馅料,咬开馅料比较足,蟹味浓。秃黄油捞饭就更直接了,热腾腾的米饭上浇一大勺秃黄油,拌开让米饭粒裹上蟹油蟹黄。这两样的特点都是突出秃黄油本身的醇厚蟹香,适合特别喜欢纯粹蟹黄蟹膏风味的人。个人觉得捞饭更能直接感受秃黄油的风味。
古人像李白、苏轼,都把蟹黄比作金液仙药,为吃蟹赋诗,可见其美味珍贵。现在想吃顿蟹黄为主的饭,确实比古时候方便多了。不用自己动手拆蟹,就能集中吃到蟹黄蟹膏的不同呈现方式,从包子、面到捞饭,各有风味。对于喜欢蟹黄的朋友来说,像蟹太太这样专注蟹黄菜品的店,算是个省心尝鲜的选择。中午或者晚上约上朋友,点上几道蟹黄菜,小酌几杯,也挺惬意。
总的来说,菜品特色鲜明,尤其适合蟹黄爱好者。价格方面看个人接受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试试,据我所知,蟹太太蟹黄面馆在上海、北京、苏州都有门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