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稷山共产党组织的创建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张汉民返乡进行党的活动;第二阶段是阎子祥、姚晋泰创建稷山特别党支部。
张汉民,1903年出生于稷山高渠村一个农民家庭,他八九岁时开始在家乡私塾读书,1920年春考入新绛县中学。毕业后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投笔从戎。1924年秋西渡黄河,到陕北定边县杨虎城创办的教导队学习军事。1925年春任中尉排长,随部队驻防陕西渭北重镇三原,当时三原是共产党领导下的陕西革命群众运动中心之一。张汉民经常参加当地学联举办的暑期讲学会,以及魏野畴、王尚德、严信民等共产党人举办的以马列主义理论、农民运动等为主要内容的讲座,阅读马列著作和红色书刊,于1925年在陕西三原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冬,国民联军驻陕司令部创办军事政治队,张汉民担任队长。军政队除了对学员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外,还经常举办报告会、演讲会,组织学员外出宣传。张汉民十分重视党组织的发展,在很短的时间内为党培养了近百名干部,还介绍了吴岱峰、李作梁加入共产党。1927年3月,军政队结业后,张汉民返回三原,负责新成立的中共三原地委军委工作,公开身份仍是西北军杨虎城部炮兵营副营长。在三原、高陵等县领导人民进行了大革命运动,在各县、区、乡成立了农民协会,开展了反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的斗争。他先后介绍刘威诚等20多名官兵加入共产党,在炮兵营里秘密建立了党支部。
1927年4月,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张汉民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与三原县委(由地委改组)书记张秉仁一起,贯彻中央八七会议决议,处决了叛徒,在共产党员许权中(时任陕军师长)帮助下,营救出被捕的县农民协会负责人乔国贞等,并指导农民协会做好了武装暴动的准备,还动员学生参加许权中的部队,壮大了革命武装。1928年1月,张汉民因派人秘密处决了疯狂追捕共产党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的国民党三原驻军政治部主任尹聘三而被捕,后经党组织及其他进步力量多方营救免于死难,获释后被撤职返回稷山高渠村原籍。
张汉民在1928年9月回乡后,继续以小学教员的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共产党员阎红彦、史唯然、杨重远等领导的陕北清涧武装起义失败后,东渡黄河隐蔽在晋南。张汉民和他们一起在稷山进行党的秘密活动,四处筹集活动经费,谋划再度举行武装起义。后因时局变化,他们认为举行起义时机尚不成熟,并认识到要想取得革命的成功,必须首先掌握武装。于是张汉民重返杨虎城部,杨重远去高桂滋部,史唯然、阎红彦回陕北,分头从事兵运和武装工作。张汉民化名田慎颐,与陕西省委接通关系,并利用担任杨虎城**团长的身份,继续为党的事业做工作。
张汉民丰富的党的秘密活动经验得到了充分发挥,他在家乡除了广泛传播进步思想、联络组织筹备武装起义外,还在稷山县高渠村举办中华武术学习班,招收了一批青少年学生,并在这些青少年学生中秘密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马列主义,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为创建稷山基层党组织打下了基础。在他的影响下,不少青年受到革命启蒙教育,先后有张永兴、张世泽、王静山、谷俊德、谷俊耀、王国等10余名青年投军杨虎城部,并先后加入地下党组织,贾龙章、贾仲愚等人则留在稷山准备进行武装斗争。
1932年年初,中共山西临时特委特派员阎子祥返回河东恢复和建立党组织,姚晋泰介绍他秘密住在稷山县城黄克宽的“进化书社”。阎子祥把“进化书社”设为党在晋南地区发行进步书刊的据点。通过党组织的关系,将北平、河北发来的进步书刊,以及中共北方局宣传刊物《北方红旗》《北方青年》等,通过“进化书社”的发行渠道发送到新绛、临汾、闻喜、运城、永济等地人民群众手里。由于阎子祥一直秘密住在“进化书社”,直接指导晋南地区党的工作,因此“进化书社”作为党的外围组织,扩大了对党的政策和主张的宣传。
1932年,在太原农专读书的稷山汾南庄利村(现属万荣县)进步学生郑辑五、修善村张全收等人相继在外地加入共产党。他们是继张汉民、姚晋泰之后稷山籍的又一批共产党员。当太原农专放寒假时,阎子祥在庄利村与郑辑五接上了党组织关系。12月17日,阎子祥指示姚晋泰到河津县南原村,发展“新我学术社”发起人墨遗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创建稷山党组织做好了准备工作。
1932年12月末,阎子祥在“进化书社”主持召开了稷山县党员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姚晋泰、墨遗萍(郑辑五因故缺席)。会上,阎子祥以中共山西临时特委组织部长、河东特派员的身份,宣布由姚晋泰、郑辑五、墨遗萍3人组成中共稷山特别支部,姚晋泰任支部书记,上属中共山西临时特委领导。
中共稷山特别支部的成立,标志着稷山人民的革命斗争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从此,稷山人民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和抗日救亡运动中,信心更加坚定,方向更加明确。
中共稷山县委党史研究室 赵景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