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赋能运城文旅产业对提升运城品质、品位、品牌、特质、形象、精神,拓展文旅消费、激发城市活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均具有重要的非凡意义。对运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一、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中指岀:“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安全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服务效能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经济业务更加丰富,文化遗产有效保护,风貌特色更加彰显,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二、成效显著
近几年来,运城积极探索文旅融合赋能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成效。如:盬街、盐文化博览园、东湖早市、新境市民广场,关帝庙、博物馆提升改造等,形成了历史街区活化、工业遗址转型、公共空间共享、艺术园区升级、社区街道共生、传统商圈迭代等模式,拓展了运城文旅消费新场景、新空间、文旅消费新地标、新业态不断涌现,有效满足了人们的旅游休闲和精神文化需求。
三、时代呼声
新时代、新时期,应进一步发挥文旅融合对运城更新的赋能作用,推动运城更新实现由空间景观更新到空间价估激发的转向(盐梦长廊建设),通过深挖河东文化内涵,创新文旅消费空间、强化政策机制促障,提升城市空间魅力、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文旅融合赋能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四、具体措施
1、文旅+科技:
元宇宙、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推动文旅产业创新,沉浸式体验成为新业态。
2、文旅+非遗:
传统文化与非遗村落、工艺、美食等结合,重塑互动关系,满足新消费需求。
3、文旅+沉浸式:
沉浸式博物馆、演艺、展览等风靡,文化和旅游部推动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发展。
4、文旅+城市IP:
深挖城市文化特征,打造特色文旅体验项目,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游客参与度。
5、文旅+乡村IP:
依托乡村特点,推动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休闲和文化深度体验游。
6、文旅+文化创意:
文创产业兴起,文创产品成为游客旅行“标配”,助力文化强国战略。
7、文旅+研学:
研学旅行认知深化,参与者广泛,营地建设加速,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8、文旅+运动:
体育运动、户外运动、露营等与文旅结合,创造新业态,满足新需求。
9、文旅+演出:
演出与旅游融合,衍生文旅消费新场景,推动旅游业复苏,展示文旅融合潜力。
10、文旅+小吃
小吃、小食品、小零食,并非“小”,而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花钱少,便于携带,宜送礼品,宣传地方特色绝佳的产品。
作者简介:
赵波,原河东盐业博物馆馆长,运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运城市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作品有:《河东盐池文化纵论》《关公民间传说》《盐湖故事拾零》《薰风雍和》等著作。<br>位置 : 盐湖区老东街<br><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