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血腥镇压,中国共产党人没有退缩更没有屈服,他们毅然决然地拿起武器,发动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1927年11月,在瞿秋白主持下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在上海举行扩大会议,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会议认为中国革命目前是从民权主义急转直下进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无间断的革命”,否认大革命失败之后处于低潮的事实,反而认为各地暴动的条件已经成熟,并制定了全国武装暴动的“总政策”,号召全党向中心城市进攻,以农村暴动配合城市暴动,企图实现全国总暴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11月的扩大会议精神,中共山西临时省委于1928年2月11日在霍州召开扩大会议(史称霍州会议)。会议通过关于发动山西省工农暴动问题的决定,省委计划利用阎锡山当局预征1929年钱粮之际进行农民暴动,将全省划分为7个暴动区,河东地区为其中之一。同时为了加强党对各暴动区的领导,会议决定成立平(遥)介(休)特委、汾阳特委、洪(洞)赵(城)特委、晋城特委、河东特委5个特委和太原市委、阳泉市委两个市委。
霍州会议精神向中央报告后,周恩来代表中央在1928年3月26日起草的《关于山西工作的指示信》中指出:“中央认为你们这种决定错误了,你们显然是犯了盲动主义的错误”“……如此而要在全省划成几个区域暴动起来,便是拿暴动开玩笑,是盲动。”但由于受严酷的政治环境和落后的通讯条件影响,中共山西省委与中央失去联系,这一指示精神并未及时传达到山西,霍州会议后省委领导分赴各地准备武装暴动。1928年6月,中共山西临时省委在夏县堆云洞召开了河东党员代表会议,夏县的嘉康杰、冯彦俊(冯天祥)、祁金兰,闻喜的仇奎山,解县的范希蠡,安邑的李尔明、吴子章、邵田、李昌和、牛守仁等20余名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分析了广州起义失败之后的形势,简要传达了山西临时省委霍州会议精神,研究确定下一步革命斗争的方针和策略。为了加强党对运城地区的领导,根据临时省委决定成立了中共河东特委,冯彦俊任书记,范希蠡为副书记,安邑县委书记李尔明等为委员。
中共河东特委是运城第一个统一的全区性领导机构,它的成立在运城党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特委成立后,一方面积极着手筹备武装斗争,进行武装暴动的尝试;另一方面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下积极组织领导工人、农民和学生运动。在特委的领导下,运城地区党员人数一度发展到119人。
文|中共运城市委党史研究室 姜婷<br>分类主题 : 文明探源<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