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文 芮城县、垣曲县考古证史两则兼谈其他,只是不成样子的笔记。能有读者,还是很高兴的。文后有两则留言,引起笔者一些思考和回忆。
这是读者的留言
因为这两则留言,抽时间简略查阅了“中国知网”,又写了些文字。如下。
1959-1960年,原芮城县永乐镇“吕祖墓”经过考古发掘证实,“此墓不是唐代吕洞宾墓”“死者是在宋代天圣(年)以后埋葬的”。简报发表几十年后,学界关于吕洞宾是否为唐代人及其他史事,曾有过两篇文章。第一篇文章很精彩,第二篇文章也精彩(截图示意如下)。两文均引证了当年的考古发掘简报。
在上述学术讨论中述及曾经发掘的“吕祖墓”。李裕民先生说得很清楚:“吕洞宾是五代宋初人”“永乐宫前的吕祖墓,经考古发掘,证明是北宋中期夫妻合葬墓,与吕洞宾无关”。吕作芳、吕作昕两位先生也说得很清楚:吕洞宾“约生于唐代会昌二至五年(842-844年)”“‘吕祖墓’不可否定。吕洞宾约卒于北宋仁宗天圣初年即1024年左右”“他享年约180岁左右”(截图如下)。
对于吕洞宾是唐朝人?还是“五代宋初人”?三位先生的述论与考证,值得读史者学习。因为自己学力很有限,也不熟悉续后学术研究情况,所以,对“吕洞宾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人”这个问题,笔者不敢妄谈。以下则是关于“吕祖墓”的一点思考。
已经发掘的“吕祖墓”,考古者说得很清楚,它“不是唐代吕洞宾墓”。
即使吕洞宾活到北宋天圣年间,长寿180多岁,但“吕祖墓”是不是“北宋吕洞宾”的墓?笔者思来想去,提出一个问题:
这座墓前元代所立碑刻,是将这座墓视作道教著名人物吕洞宾葬地的。那么这座墓葬本身的平面形状、构造方式、随葬品特征、葬式或其他特征,总应该“有所特别”或“与众不同”吧?
将考古简报里部分内容,截图如下。
笔者的疑问,用一句话说:这座墓并无文化方面的特别之处,它怎么能是“唐代至北宋”著名道教人物吕洞宾的墓?不知道哪位高明可以指教一二?
丁金龙 来源:运城历史研究笔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