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又闻油糕香_散文_冯俊红

2146 0
发表于 2025-2-25 11:28: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儿时,油糕是稀缺物,是过年餐桌上才有的一道美食

炸油糕的食材都是由父亲采购。父亲一买回家,母亲就着手炸油糕。

母亲把软黍面粉倒入盆中,加入温水用筷子搅拌均匀,盘成絮状,揉成面团。她从盆里揪出拳头大小的一块面,拍捏成两头尖、中间鼓的馍馍(我们当地叫板斧馍),放笼屉上蒸一小时。蒸好的软黍馍馍金黄流油,满屋子都飘散着香味。

屋里的灶火,母亲忙着蒸糕,院里的炉灶,父亲也生起了火,准备煮枣。

母亲将糕馍翻在事先抹了油的案板上,吩咐我接一碗凉水放在她旁边。母亲拳头蘸下水,捶向散着热气的糕馍。热糕面的温度有百十度,即便停留时间不长,她的两个拳头也红得像烫着了一样。母亲把烧红的手浸在凉水里,缓冲片刻,又伸向火热的软糕。

“妈,凉了再揣。”我心疼地看向母亲。“一定要趁热,凉了揣不动,糕面不筋道了。”母亲挥舞着拳头砸着糕面说。

揣好的糕光滑圆润,绵软如绸。母亲将糕面搓成条,用刀切成大小均匀的糕块,涂上油,放在面盆。

父亲捞出煮好的枣,放在箅子上蒸半个小时,再用擀面杖将枣子剁成枣泥,取出枣核,馅料便做好了。

一切就绪,开始捏油糕。油糕要趁热捏,凉了就捏不住了。油糕皮比饺子皮略大,厚实些,太薄容易破,太厚又包不了多少馅,适中即可。

母亲和奶奶一边说笑,一边捏油糕,我学着她们的样子包起来。我包的油糕一眼就能分辨出,品相不好,十个里就有八个张嘴的。妈妈说那是没捏紧,张口油糕费油还影响口感。

小小油糕,里面学问还不少。

经过母亲的指点,我长进不少,捏的油糕肉眼可见的优雅起来,像一只只弯弯的小船,给它一张帆,就能起航!“没有一个张嘴的。”一向苛刻的母亲,眼里流露出赞赏的光芒。

不知不觉,三个小时一晃而过,两张三合板和炕上、桌子上摆满了油糕。

炸油糕喽!院里,父亲支起尺八铁锅,锅里倒满了油。柴火填进炉灶,熊熊火焰燃烧着,深色的棉籽油在锅里翻腾,泛起层层浮沫。我和妹妹们充当起搬运工,从里屋往院里转送油糕。

父亲炸糕了!他坐在油锅前的高杌子上,两腿分开,拿着长筷子摆好姿势。油热了,父亲将糕沿着锅边放入油锅,待慢慢滑入以后,用筷子轻轻搅动,防止粘连。油糕浮出后,一个个翻动,保证两面都炸到。油糕颜色由起先的浅黄变得深黄,父亲用笊篱捞出控控油,倒在身旁的箅子上。油锅前的父亲安然自若,身子前倾,眼神从未离开油锅,就如他工作时专注的模样,从搭油锅起到炸完油糕,全程未挪动半步。

新出锅的热油糕,爷爷让父亲拾一碗,敬献祖先,福佑来年平安顺遂!献完的油糕父亲分给我们小孩吃。父亲炸的油糕外皮酥脆,黄灿灿,胖乎乎。黍面的软糯和枣泥的甜香交融,谷香和油香混杂着,芳香的气味充盈着口腔,刺激着味蕾,我一口气吃了三四个。

炸好的油糕初一吃到十五,顿顿吃,怎么吃都不腻。招待亲朋它也是重头戏。

时光如流,童年已匆匆而过。然而母亲蒸糕的画面,一家人热炕上捏糕的场景,父亲炸糕时的自如与凝神……却如一幅幅温馨的剪影定格在我心灵深处,挥之不去。<br>标题 : 又闻油糕香_散文_冯俊红<br>发布位置 :  <br>联系人:牛股行天下烁<br>
又闻油糕香_散文_冯俊红
284826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