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文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讲河东
›
盐池灵庆公神祠颂碑——镌刻在碑石上的盐池壮景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文物宝藏]
盐池灵庆公神祠颂碑——镌刻在碑石上的盐池壮景
2284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5-2-17 15:48: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文物名片:盐池灵庆公神祠颂碑
出生时间:唐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
尺寸:通高273厘米、座长95厘米、座宽22.5厘米
藏宝地:盐湖区博物馆
薛丽娟/图文
河东盐湖,自上古时期便与华夏民族紧密相连,见证了无数朝代更迭、岁月变迁,亦留下了众多历史故事、珍贵碑刻。而历代碑刻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大唐河东盐池灵庆公神祠颂碑》。
这通碑刻立于唐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从规格上看,气势不凡。其通高273厘米,座长95厘米,座宽22.5厘米,采用螭首龟趺的形制,尽显庄重。圭形碑额上,3排篆书“唐盐池灵庆公神祠颂”9个大字,古朴典雅,彰显着历史的厚重感。碑文共计25行,每行51字,采用楷书,字径3厘米,笔力雄健,尽显书法大家风范。
碑文作者崔敖是唐代进士,后官授太常博士,深厚的文学功底让他为碑文赋予了极高的文学价值,行文间尽显唐代文风的大气磅礴。书写篆刻则由韦纵挥毫,他书法造诣极高,在颜真卿所处时代,可谓难得的能传承颜体笔法的佼佼者。可惜他流传于世的碑刻极为稀少,此碑也就显得愈发珍贵。
整个碑文辞藻华丽,气势奔放,挥挥洒洒。开篇从地理条件入手,条山孕育而生河东盐池,进而描写了历朝对盐池的重视,汉代实行盐铁专营,唐自安史之乱后,设置盐铁专卖官。河东盐生产采用垦畦浇晒法,盐产大幅提高,出现“雪野霜地,积如连山”的壮阔场景。洁白的成盐覆盖盐池如雪野霜地,堆积如山。
产量惊人,销量也是令人咂舌。从碑文记载中便能窥得一二,“度土定食,止于中州;济于横汾,爰距陇阪;东下京郑,而抵于宛”,河东盐的销售版图横跨大半个中原地区。各条河道里,运盐船首尾相连,一船连接一船,浩浩荡荡;陆路上,运盐的马车络绎不绝,一辆接一辆,车轮滚滚。每年盐税收入高达二百千万,不仅满足了百姓的日常所需,更凭借庞大的贸易量,充盈了国库,为朝廷减去天下大半租赋。从碑文中,我们能直观感受到当时河东盐贸易的繁荣景象,同时,文中还提及朝廷对解县、安邑两池的管理安排:“以前詹事府司直陆位知解县池,前大理评事韦纵知安邑池”,为后世研究唐代盐政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盐池灵庆公神祠颂碑》原立于池神庙内,作为运城盐池历史的见证者,它是现存时代最早的盐池碑刻。碑文详细记录了河东盐池及盐田的发展脉络,为研究古代盐业发展提供了翔实资料,甚至能纠正史书谬误,补充正史缺漏,可见史料价值之高。
值得一提的是碑名中的“灵庆公”,其来头不小,是运城盐池独有的池神。唐代宗大历十二年赐盐池名“宝应灵庆”,建祠纳入国家祭祀。此后,池神封号历经多朝更迭,宋朝徽宗封“资宝公”“惠康公”,大观二年晋爵为王;元代赐号加封;明初正名“盐池之神”;清雍正五年钦定“昭惠裕阜盐池之神”,规定三、六、九月祭祀。
《盐池灵庆公神祠颂碑》既是河东古文明的重要实物见证,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蕴含着难以估量的文物价值。它以
文字
为载体,不仅记录了河东盐池的往昔,还歌颂了唐代整修盐池、赐名祭神的宏大场景,从侧面展现和见证了运城文化的辉煌,以及孕育出的文明硕果。
灵庆公神祠
,
颂碑
,
碑石上
,
盐池壮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运城盐池最早的碑刻~盐池灵庆公神祠颂碑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75956
+ 关注
发消息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