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河津光绪三年大饥荒纪实

2549 0
发表于 2025-1-5 18:23: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承,无不以农业兴邦,国之根基。顽强的中华民族一代代无不与自然灾害斗争。水灾,旱灾,蝗灾,风灾,地震,瘟疫等灾害在历史舞台上频频上演。但发生在一百四十四年前的一次大灾荒,切实令人悚然惧怕。老一辈囗口相传,仿佛如在昨日。公元1877年即光绪三年,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省遭受了近三百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
河津光绪三年大饥荒纪实
光绪二年(1876年)夏秋连旱,小麦薄收,秋禾旱死,至农历八月下了不足四指墒,小麦虽然种上了,但一冬再无雨雪,根系微弱。到光绪三年春夏秋连旱,小麦亩收不足一斗,大小秋都未能种上,六,七月间断粮户就不在少数,人心惊慌。各处盗抢事件频发,人们开始捋榆叶,槐叶等树叶,甚至挖野菜根充饥,最后连树皮都扒光吃了。还有的吃观音土。观音土耐饥,但吃了屙不出拿钥匙掏。七,八月间,青壮年纷纷外逃,当时要逃命需到千里之外。我们这一带人过禹门口经桑树坪、黄龙山、宜川向西奔甘肃,大部分逃到宁夏。由于路途遥远,饿死在逃荒路上的屡见不鲜。
河津光绪三年大饥荒纪实
当时南辛兴我外婆的娘家老姑嫁到伏伯村,由于夫家快断粮了,她就停到娘家南辛兴避难。到八,九月,娘家也剩粮食不多了和一囤干枣,还有老人小孩一大家子,于是外婆的老姑就决定跟着逃荒的队伍逃荒。她让娘家的两大人到伏伯接她的两个孩子。九月间时有传言,有的地方人吃人骇人听闻,路上行人不敢单独上路。娘家人到伏伯时,她的两个孩子已经被人吃了。她含泪带着一个娘家侄,跟着逃荒的队伍一路逃荒到宁夏。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她的侄子带着一家人从宁夏回来。据他回忆说,外婆的老姑每当思念家乡时,就站在长城的烽火台上,手搭在额头向家乡的方向眺望,口中念叨着怎么也瞅不见我的家乡,鸡叫一声象是家乡的鸡,狗叫一声象是家乡的狗,至死也没有回到家乡。
河津光绪三年大饥荒纪实
我们家当时还算富有,据爷爷说,他的爷爷兄弟三人一个妹妹,有二百余亩地,一辆马车。到光绪四年二、三月间也开始断粮了,他大爷和他爷爷已经成家,各有一个吃奶的小孩,他大爷也逃荒到甘肃去了,他三爷和妹妹还未成家。无奈之下,他太爷将女儿卖到樊村东街一大户人家,让其讨一口活命。到二月间,大部分人家逃的逃死的死,路上基本上断了行人。爷爷的大婆娘家是固镇村,她娘家有水浇地,家里人口又少,还有余粮。于是她决定到娘家求助。四月初的一个早上,她在家煮吃了一个底骨子(用麦草和玉米面糊的做鞋底的料)就奔娘家去了。一个小脚女人走了几十里地,快到娘家门口时就饿晕了,她硬是趴在地上缓了缓,怎么也站不起来,咬着牙一直趴进了娘家的门。娘家人接济了一些粮食送了回来,使我们家度过了饥荒。
河津光绪三年大饥荒纪实
青壮年外逃,年迈老人和妇女小孩出不了门,在家更是可怜。到十一月间,我们村也开始有活人吃死人的现象。从腊月到正月更为惨烈,弱门小户男人外逃的,剩母子母女在家,尚有少许余粮的,半夜就时常被破门抢去余粮,甚至把活人拉去杀死分吃了。村中当时就支有一口杀人锅。吃了人肉的也难逃厄运,吃了人肉拉稀,面部红肿,能拉的提不起裤子,不久也死了。有饿急了的抓住死人就生吃,尤如饮鸩止渴,惨不忍睹。

光绪三年十月间开始卖房院,卖耕地,卖儿女比比皆是。粮贵物贱,一座院十亩田也难以活命。从我收藏的光绪三年的几张卖契上,就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的无奈与悲惨。

光绪三年十一月十五日,薛宗屏将自己名下七亩二分地卖于薛黑子一千二百文。光绪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薛福泉将自己的三间北房、三间东房、三间西房、四间马房、场地一块,外加六畜磑一合,卖于薛景田七千文。光绪四年三月初二薛车子将自己名下二十六亩地卖于薛景田两千六百文钱。光绪四年四月二十五日,薛驹子将自己名下一亩二分地卖于薛黑子一百二十文钱。
河津光绪三年大饥荒纪实
当时粮价暴涨,一升米三钱银。白银兑换铜钱也不断上涨。嘉庆朝时,一两白银兑换五百到七百文铜钱,道光年间鸦片大量输入,致使我国白银大量外流,银涨铜贱,到光绪初年时,一两白银兑换铜钱两千至四千不等。灾前一亩地三两银,按一两白银兑换两千文铜钱算,折六千文铜钱。到光绪三年十一月,一亩地降至一百八十文铜钱,腊月降至一百文铜钱。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王奇珍将自己名下二亩分地卖于薛永平名下八两四钱银。同治二年十二月初十,薛永耀将自己名下三间小北房和一分场地卖于薛永和名下六千五百文铜钱。一升米三钱银,薛福泉十三间房和一块场地能换一斗米。薛车子二十六亩地能换五升米,掺树皮,糠皮类也维持不了几天。

光绪四年四月十五下了一场大雨,五月十五又下了一场大雨,两场雨过后,地里没人耕种黍子、谷、瓜类,粮食作物长了一地,就连土墙头上都长了瓜类谷类。传言那是天上的神仙播种的,传说还有的人看见一个神仙牵着一头牛车在天上撒种子。但庄稼长了一地,人饿死的十室九空也没有几个人收割。七,八月间,逃荒到甘肃宁夏的人陆陆续续返乡。

官府从光绪四年三、四月间就开始派人到各村掩埋无人料理的死人,白骨。至十月开始清查户口,有的家只剩一丁也算一户,我们村仅剩不足四十户,两百余口人。据毛氏祠堂道光四年碑文记载,当时前社有毛姓二十七户,周姓三户,柴姓四户,王姓两户,郭姓两户,费姓一户,张姓一户,灾后毛姓仅剩十户,郭姓一户,柴姓一户,其他都绝了户。后社当时有薛,路,柴,王,郝,李,杨,侯,高,张等姓氏,灾后仅剩薛,柴,李,郝四姓。

现在社会富足了,年轻一代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应当知道我们的祖辈们受过的艰难困苦,应当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应当珍惜我们餐桌上的每一粒粮食,应当知道党中央一再强调的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的深远意义,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


薛雷/文  来源:河汾人家
283168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