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寒巢——小寒_散文_李文晓

2142 0
发表于 2025-1-5 09:58: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老家院门前有两棵大桐树,长在大门正对面的一个凸起的土堆之上。其实这里原本就是一个土台子,村路从旁边拐了个弯,前后两排院子长短不齐错开,便形成这样一小片三角地块,随着人们挖土建院,无形中这里就被抬的越来越高,而长在上面的大桐树身姿挺拔,树冠宏阔,更显出其高耸入云的巍然气象来。尤其是冬天落光了树叶,大树越发显得亭亭玉立,那被浓密叶片掩盖着的鸟巢突然出现在树枝上,抬头望,稀疏了的枝条间有个黑作一团的影子,仔细看,是些横七竖八的长短细技条垒搭而成,还能看出巢穴缝隙露出的天光,这是喜鹊搭的巢,也是它的家。我一下就想起门前常听到的“喳喳”叫原来都出自这里。这几天风很大,回家时走进大门,风把门顶的很紧,需用力推才能打开,“呜呜”的风声从那高高的大桐树响起。我不由回头朝树上望,那两个鸟巢在风中摇摆,“呜呜”的风声也一定从那巢中传出。这窝尽管做得潦草,四处漏风,好赖也算喜鹊的一个家,总比寒号鸟没窝栖身被冻死强多了。小学课本里讲过的这个故事,很早就教育我们要认真对待生活,不能得过且过,更不能懒惰。风声里,那寒号鸟一遍又一遍的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瑟瑟发抖的呻吟声,犹在耳边。


这两棵有鸟巢的大桐树,曾经枯死过。它是如何死的不得而知。另一棵先它们死去的也是桐树,紧靠路边,比这一棵更粗壮,只是没有它们长的高。每当看到枯树在阳光下面目狰狞,枝条怒张,一条条刺向蓝天,我觉着它似乎向天发问,为自己生命的丧失而叫屈,为自己死的不明不白而冤吼。

宋人林景熙有一首《枯树》的诗是这样写的:“凋悴缘何事,青青忆旧丛。有枝撑夜月,无叶起秋风。暑路行人惜,寒巢宿鸟空。倘留心不死,嘘拂待春工。“作者对这一棵枯树的死发出疑问,曾经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的大树,为何这般的凋悴和枯萎,表达其内心无限的惋惜,怀念它的过往和对时光流转、生命消逝的深深感慨。

说到这位林景熙,话题稍微扯远些。林景熙是南宋末期爱国诗人。曾任泉州教官,礼部要职,后转从政郎等职。宋亡后不愿出来做官,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南宋亡后不久,元朝皇帝命番僧杨琏真伽总摄江南佛教。这位奉佛的杨琏真伽,竟然在绍兴一带挖掘八位皇帝及皇后陵墓,盗取殉葬财宝,并以遗骨建镇南塔。埋在会稽的徽钦二帝等历代帝王后妃陵墓全部被挖掘,剩骨残骸抛洒一地,其状惨不忍睹。对这种毁陵弃骨,挖人祖坟的恶行,人们敢怒不敢言,更无人敢去收拾。就是这个林景熙和一干遗老们,扮作采药人,冒着杀头之罪,上山捡拾骨骸,草草收敛埋葬于兰亭山中,并移植了宋朝宫殿前的冬青树作为标志,后来还写了《冬青花》与《梦中作四首》,记录埋骨的经过,抒发自己的悲愤。宋朝的这些高高在上的皇帝权贵们,哪能想到身后有如此凄惨的结局,怎么也不会想到是林景熙这些书生为他们收拾残骸,虽然寒酸如鸟们的巢穴,却也算为他们寻了最后的安身之所。

还是回到我家门前枯死的大桐树。那年我家门前院东路边的几棵树,还有这个三角地上的大桐树,连同地下的杂草突然就全都死了。看看周边其它的树木并没有死掉,我们一时也弄不清原由,也只能认为树是自己不想活了吧。靠路边的那棵桐树光秃秃的默默站了两年,最终根部腐朽,摇摇欲坠,害怕它突然倒了伤人,大家只好把它推倒。粗壮树干轰然倒地的那一刻,爆发了一阵脆响,那些干透的枝杆撞地折断发出的声音,算是它们最后的怒吼吧,或许也是它们告别这个世界的快意庆贺。

这几棵树应该有二十几年了,喜鹊的巢穴何时在树上搭成的,我想了许久也没有想起来。那时门前这片三角地被生产队当成我家的承包地,还给定了每年上缴几十斤的粮食产量。父亲多次对我抱怨说:“村里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个小园子,都没包产量,这地鸡刨猪拱的,谁要它呢!”尽管如此,父亲最后不得不接受现实,种不成庄稼那就栽树吧,这几棵桐树就是那时栽下的。它的成长过程我从没在意过,而喜鹊在它枝间的欢唱,伴随我们走过了农家的每一个烟火日子,带给人愉悦的心情。春天萌芽生叶时,喜鹊的欢唱让人看到阳光的明媚。夏天绿荫的浓密,人和喜鹊都可以乘凉。秋天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树的梢头,鹊们在巢穴里安眠,清辉洒在老家的土院,也洒在周边的一棵棵树上。冬天寒冷的日子里,人和树上的鸟都会躲进自己的家里,温暖身体,也温暖心灵。鸟雀是通人性的。每当家里有欢喜的事情,那些喜鹊的“喳喳”欢叫,就添了更多的喜气,母亲便说:“你看这喜鹊比平日叫的都欢快”。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树木还是光秃秃的,几只喜鹊欢快绕飞在鸟巢之间,它们在树枝上跳来跳去,是感知到春天不远了,要赶快修补巢穴,开启新一轮传宗接代,养育儿女了。喜鹊们的确应该感到欢喜的,这两棵独独长在高高土台上,已经死了两年多的大桐树,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又活了过来。今年是它活过来经历的第一个冬天,喜鹊依旧在上面作窝,依旧“喳喳”叫个不停。这棵大桐树的死而复活,还有飞去又归来的喜鹊在寒冷树枝间的巢穴里忙碌,此情此景,令人心动。我在这最寒冷的日子,似乎看到了春天越走越近了的欣然影子。

故乡小寒节气的冬日,人和鸟因为这两棵树所发生的故事,成为我记忆里永远也抹不去的一道最美的风景……
2024年1月6日古虞听雨楼<br>快报标题 : 寒巢——小寒_散文_李文晓<br>发布位置 :  <br>联系人:Mirandawsj<br>
寒巢——小寒_散文_李文晓
<br>
寒巢——小寒_散文_李文晓
<br>
寒巢——小寒_散文_李文晓
<br>
寒巢——小寒_散文_李文晓
283110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