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咵,毛老师把鞋袜一脱,裤管一挽,噌噌噌就上去了。这时候她再也不是江南小女子啦,我们东北女人也不这么干。她那么豪爽、敏捷,是个独特的传奇女子……”
没想到,我爬了小半回龙兴塔,竟成了“传奇”!
今天,在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做“作家进校园全国巡讲公益行”活动,上午去了东街逸夫小学,下午去了西街实验小学。
“收工嘞,毛老师,带你去龙兴寺走走吧!”陪我做活动的摆渡船公益阅读项目负责人李艳霞妹妹说着就开车带我和著名的阅读推广人马哥一起出发了。
呀,首先看到了一座古塔,米黄色,八角形,葫芦顶,高高矗立在一座山崖之上,是那么雄伟、肃穆、庄严,又是那么质朴、亲切、祥和,就像一把通天的梯子,把大地和蓝天白云系
在了一起;又像一把硕大的钥匙,引领世人去叩问古代的秘密,去探究宇宙的神奇。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龙兴塔。
据史料记载,龙兴塔所在的塔院寺始建于唐,因其中供有碧落天尊像,故名碧落观,唐高宗咸亨元年(670)改称龙兴寺,当时的寺院规模十分宏大。到了唐会昌五年(845),因唐武宗李炎大兴灭法运动,拆寺毁佛之风盛行,寺内建筑毁之殆尽,唯塔院寺得以幸存。几百年后,塔院寺迎来了一位贵人——宋太祖赵匡胤。因宋太祖曾寓居于此,故改寺为宫,后来僧人大增,遂恢复了龙兴寺之名。
这真的是一座千年古刹,一座千年古塔!
我怀着一种朝圣的心情,攀上一百多节台阶,进了龙兴寺院,目光立刻就被一块玄青色的古碑吸住了,这可是中国现存唯一用古文书写的碑文——碧落碑啊!
这碑上的篆体字,杂取钟鼎、古籀,兼及小篆,自成一体,格外端丽、秀逸。尽管我一个字也看不懂,而且我于书法也完全是个门外汉,却被那雅致又古朴的文字牢牢、牢牢粘住了脚
步。我惊叹,古人的书写如此之美!也惊叹,这碑穿过时间的滚滚巨流,此刻,与我如此亲切地面对。
我知道,这是唐高祖李渊第十一子韩王元嘉的儿子李训、李谊、李撰、李谌为其亡母房氏祈福而立的碑,这是一方孝母碑,爱母碑,所以,伫立在这方石碑前,我心里的感动,忍不住
掀起了一股大潮。
在碧落碑前感叹良久,我才去拜访龙兴塔。
刚走到塔底,就见一壮汉从塔里跑了出来,边跑边嚷:“没爬完,上面太窄啦,我不好上!”
“我不怕,我上!”我不假思索就进了塔,把鞋子一脱,裤管一卷,双手一搭,上了塔梯——没想到,这脱鞋一卷裤一搭手,竟赢得了马哥的惊叹,说我不再是江南小女子了,也不像东
北女子,而是个独特的奇女子。
我想,这样就能当“奇女子”,那也太简单了,所以爬得更起劲啦!
这塔内部,一到五层,基本上还保留了唐初的模样,暗,窄,陡,梯子直抵墙壁,转角还没有护栏,但上方有洞,有光亮,我内心有好奇,有勇气,噌噌噌爬得好快,一下子就上了三
楼。
这时我发现,跟我一起爬塔的马哥不见了,原来塔内空间太小,他这个东北大汉觉得行动不便,不爬了。
“马哥,你在哪?”我喊。
“我在下面等您,毛老师您上去吧!”
“好,我再爬两层就下来!”
呀,爬到第四层,我看到有条小隧道可以通到塔窗前,就手脚并用,钻过隧道,爬到了窗前,一看,整个绛州尽收眼底,壮阔、辽远又苍茫,正是夕阳西下时分,眺望着眼前的古晋大
地,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故乡的小村庄,想起了长眠在小村里的娘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由得合起手掌,喃喃地为他们祈祷,祈祷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平安顺遂,快乐逍遥……
又爬上一层。这时,整座塔里,几乎就剩了我一人。四周是那么幽暗、寂静、神秘,就连鸟儿的鸣叫也没听到一声。但又有一条小隧道,又有一扇窗子,展现在我眼前。我匍匐着来到
窗前,再一次合起手掌,为我的父亲、女儿、先生、弟弟、妹妹等挚爱亲人的健康和幸福祈祷……
然后,我依依不舍地下塔了。
下塔并不比上塔容易,幸好我赤着脚,行动方便,在木楼板、木楼梯间,快速穿梭着,像一只猫。
真没想到,当我走出塔门,塔下有三位僧尼正在转塔,两男一女,双手合十,念念有词。他们转着转着,遇到了我。刚刚爬下龙兴塔的我,恰好遇到了他们。于是,我笑着,好奇地打
量着他们。
“来,跟我们一起吧!”打头的年老的男师父先邀请我。
“你来吧!”中间高个子的中年男师父也邀请我。
“来吧!”走在最后的中年女尼也对我笑道。
于是,我加入了他们。他们在念经。我默默地听。他们一边走,还在不断地朝塔基上撒着一些白色的小碎粒。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只是静静地看。
呀,我跟着他们转到第三圈时,女尼转过身,微笑着,塞给我一个小瓶子,里面装着他们正在撒的东西。我一看,原来是大米呢!
从小到大,我这个江南小女子吃了多少大米啊!我的名字,芳美,其实是“放米”之意,外婆给我取的,不仅希望我一辈子衣食无忧,还希望我能有米放给别人吃。我是个跟米很有渊源的人,还写过一本幼儿故事,叫《小米粒,吃春天》。但我从来没有想到,米是如此的吉祥之物。我接受了那位女尼的馈赠,把小瓶子里的米——大概三四十粒吧,倒在手心里,学着三位师父的样子,往塔基上轻轻、轻轻撒着米粒儿。撒到塔门口,我打算把剩下的米全洒进塔里。高个子僧人告诉我,不能那么做,还是沿塔基撒进砖缝好。我听了他的话,撒完了最后的几粒米。这时,三位师父的转塔仪式也做完了,他们跟我告别,高个子师父留下我的电话后,匆匆走了,因为他们是从万安县过来的,现在要赶回万安去……
待我在塔下和马哥会合后,转到龙兴寺门口,三位师父已经不见了,只留给我一段慈悲又美好的邂逅……
这时,我进了龙兴寺的大雄宝殿,心里想着要为佛点三炷香,但寺里并没有卖香烛的师父,也许他们已经下班,也许这里本来就没香烛可买,于是,我用心香拜了佛。
那一刻,天色暗下来了,大雄宝殿里那些古色古香的佛像,已看不清他们的真面目。我只知道,这些佛,已经在绛州大地上站立了千年,阅尽了人世的悲欢离合、人间的沧海桑田……
下山,上车,艳霞妹妹带我们回侯马市吃晚饭,可是,车子开着开着,都过了十来分钟,抬头一看,咦,我们居然又转回到了龙兴塔下。
奇怪,对绛州熟得不能再熟的艳霞妹妹,怎么会转了一大圈又回到原处呢?
那一刻,我心里大惊——我知道,自己跟这个古寺,这座古塔,确实有缘哩!
这缘啊,是哪一世结下的?在那一世,我是谁?我又有怎样的人生?我曾遇到了哪些亲人呢?
我想着,想着,眼眶不仅湿润了……
毛芦芦/文 2024-1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