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靳氏一脉香火里的家国(五)_刘云霞

2214 0
发表于 2024-12-24 15:31: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500年前是一家”是哪个时空节点同姓相见的相拥互揖呢?

靳氏分支,明代刻痕最深。家史古碑里记载多为朱明“诛元宦”时“族人四散逃难”。

移民,明代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高峰,故而有“山西洪洞大槐树”的典型代表场景。但是明代只是节点之一,“逃难”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缘由。

明之前,各地已有的靳氏一族从何而来,自视为楚国公族靳尚后裔的靳氏,又是如何由楚地开枝散叶到全国各地的呢?

明代靳廷相“曲沃古谱”上,有汉至元,靳氏随官迁至山西他处及全国各地的人员名录;说明,随官迁出也是移民路径之一。但是,同时段,“官”之外的靳氏又是如何在四处落地生根的呢?

其实,看一看中国移民史就会知道,战乱、自然灾害、绛政治、军事等多元化的移民早在先秦时就开始了。东周时期,列国纷争,除了大家熟知的“楚材晋用”等纵横家、阴谋阳略家择枝而栖的互移互迁,多见获胜方将被灭国国君、贵族和遗民内迁至自己易控地的情形;秦灭六国过程中,就是沿循了这种做法。靳氏先祖靳尚及后裔的北迁是否就是这条逻辑流上的一分子呢?

之后,同样多元化要素驱动下,塞内塞外间,东西南北间,海洋陆地间,游牧农耕间,地理的母器里从未停歇过移民和移民中流动的历史。由移民到移来串去中的民族融合,再到姓氏流变姻缘交联,你会发现,家史与国史原是相伴共行的,国即连线成网的一脉脉家,家即国的具象和神经;小小的一个“我”,轻轻一声叹都会触动国家大抒情的琴弦,国的故事原就是“我”和“我”身边每一个家的故事。<br>标题 :  靳氏一脉香火里的家国(五)_刘云霞<br>发布位置 :  <br>联系人:xj844662017
282086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