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相敬如宾”。
冀缺的封地在今稷山县化峪及河津汾北一线,冀国就在稷山县化峪与河津一带。汉代现稷山县汾南有稷亭,汾北有冀亭,其冀亭就是纪念冀缺和冀国的后续延伸,这儿是他的封地。
春秋时期,有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名叫冀缺,他一面勤劳地耕种以谋生,一面以古今圣贤为师刻苦修身,德行与日俱增。冀缺的妻子非常贤惠,她为了不耽误丈夫劳动的时间,总是在家把饭做好后送到农田里去。
有一次,晋国的大夫臼季出使鲁国,返回时正巧经过冀缺家的田地。此时,冀缺的妻子正给丈夫送饭,只见她将饭碗高举过头顶,恭敬地递给丈夫,像对待一个尊贵的客人一样。冀缺也以同样的礼节回敬妻子,恭恭敬敬地接过饭碗。冀缺吃饭的时候,妻子恭敬地侍立在一旁,等到丈夫吃完后,妻子便收拾好餐具向丈夫告辞回家去了。
臼季看到这一幕,感动地赞叹道:“夫妻之间能够如此敬重恩爱,真是有德之人!假如有这样的人来辅佐治理晋国,国家肯定会兴旺不衰的。
臼季回到晋国后将此事告诉了晋文公,于是就任命冀缺为下军大夫,后来冀缺立了大功,升为卿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