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过后,天气微凉适中,若能约几位好友边品美食边聊天,是非常惬意的事。久仰“跳锅鱼”,这个名字醒目的饭庄,就在稷山县稷峰西街民乐园西,也在我的家门口。可是每当看到这个店名时,总在脑海里略过一丝疑问,顾名思义,鱼怎么个跳法呢?带着疑问,应友之邀,相聚于此,一是“照顾”味蕾,但主要是想满足这久违的好奇心。
早听说,“跳锅鱼”饭庄老板崔海龙,年轻有为,经营有方,在当今美食竞争的洪流中,赢得极好的口碑。
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品尝。热气腾腾的跳锅鱼端上了餐桌,标致的服务员动作轻盈娴熟,开火调试,细语柔和,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温馨之感。
再看偌大的鸳鸯锅,一半番茄味,一半香辣味,小鲫鱼又名“黄辣丁”,沉浮于一方色泽油亮的“汪洋”中,由浅白变深红,由清淡渐入味,直到咸淡适中,浓浓鱼香和调料香混合在一起,形成撩拨味蕾诱人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此时,忍不住挥舞长筷,在煮沸翻卷的浪花里,“捕捉”一条满身尽穿黄金甲的小鲫鱼,吃一口那柔嫩滑润的鲜鱼肉,那真是满口生香,忘乎所以,再捞一筷子清新爽口的娃娃菜、绿色蔬菜,素荤配合,填补肠胃需求,真叫美味一绝。
我不禁问道:“崔老板,你们跳锅鱼的做法是在外地培训的还是?”崔老板面带微笑有板有眼地介绍说:“原来店名是“咕噜鱼”,后来总结经验,也为满足广大乡亲以“鲜”为要的美食需求,改名为“重庆跳锅鱼”,跳锅鱼的味道,是借承祖传秘方,再经过多方面的技术指导,合理调配,自己亲手熬制出这样带有川味特色的跳锅鱼味道。”好友们禁不住赞叹道:自己精选配方精心熬制的佐料,开店营生,自产自销,赢得好评,真太了不起了!说到跳锅鱼,顿时触动到我慕名而来的疑惑点,紧追不舍地问道:只听说过鱼跃龙门,你的店名跳锅鱼,怎么鱼就跳锅了呢?”这个饶有趣味的话题,惹得旁边的好友咯咯地笑着,但这问题好像提的崔老板正中下怀,只见他兴致勃勃快捷地回答说:“咱这个饭庄,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让南来北往的客人吃到活蹦乱跳新鲜的鱼肉,店里设有带制氧的存鱼专柜,如果捞出来放在案板上蔫巴巴的鱼,绝不让厨师做,品鲜为主,现吃现做,诚信待客,是咱们店的经营宗旨也是重中之重,让乡亲们吃的放心,吃出健康舒畅。”崔老板一席话似一股暖流,打开了跳锅鱼的奥妙,滋润到心灵深处。
跳锅鱼饭庄还携带着丰富的系列美食,如瓦罐酥鸡煨汤和醇香的砂锅等。瓦罐酥鸡煨汤,颇有民间烟火的风味,看到黑里透红大肚皮小颈口的瓦罐,仿佛看到瓦罐下蓝色的火苗和旁边认真看火候微红的脸庞。“忠实”的瓦罐里冒着鸡汤的浓郁,红色的枸杞子点缀在淡黄色的鸡汤里,像快乐的小金鱼游来游去;几个月桂叶似片片轻舟,在现有的“湖心”里无怨无悔往返放香;黄澄澄的鸡块疙疙瘩瘩地凸起一座座小金山,亮堂而诱人,舀一勺子鸡汤,嚼一块酥鸡肉,淡淡的清香溢满唇舌之间,回味无穷。崔老板有信心把瓦罐酥鸡煨汤这一舌尖美食推广到乡村事宜的餐桌上,让久在乡村的父老,也能吃上自己精心制作的美食,想必这一计划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砂锅美食也是跳锅鱼饭庄的又一特色。底菜摆放着上海青、粉丝、海带丝等,上面装着马莲、猪肉片、瓤菜、大块豆腐、牛肉丸子,再洒上葱段、香菜段,相同于咱平时吃的木炭火锅里的食材,但其味道则另有不同。你看,各种色泽不一的食材挤挤攘攘地聚在一起,像是久别重逢,时而“拥抱”,时而咕嘟咕嘟“絮语”,缠缠绵绵,不离不弃,这时,添一勺子崔老板用佐料熬制好的高汤,各种食材就像得到一剂丰富的营养液,呼声四起,愈加亲密无间,让人不忍触碰。不吃不知道,一吃真觉好,崔老板的砂锅味道有别于普通的砂锅,原委是:后味越吃越香,越吃越想吃,吃了还想吃的感觉,这应该是一个品尝者最深刻的体会吧。
如若还想尝一口跳锅鱼饭庄的手拉面片,那可谓满载而归,不留遗憾。随和的服务员,用灵巧的手扯开薄如蝉翼的面片,先分成细细的条状,然后轻轻拉长,接着一条条像白色的飘带,随着柔美的手指缓缓滑进跳锅鱼的汤汁中,忽而缠绕,忽而平行,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待这飘带一样的面片,饱蘸调味软溜滑光地送进口中时,鱼香掺着面香已渗透心房,久久地荡漾着……服务员接着端茶倒水,再送两盘爽口的水果,可谓服务周到,直叫人心悦诚服。
跳锅鱼的馨香难以忘怀,饭庄以质量求生存,诚信经营,佩服至极;崔老板求精求美,敢于探索创新,以一份赤诚之心服务于顾客,可圈可点,不由得联题称赞:
满面春风,德兴骏业迎千客;
一堂雅气,诚待宾朋惠万家。
作者:彭荣瓜,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在省报、《运城日报》、《枣花》报,楹联作品也偶见报端,并有作品荣获省级、县级的征文奖项。爱生活,惜朋友,徜徉文海,愿用笔尖涌动的热情,书写岁月里最美的感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