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关道河(中)

2070 0
发表于 2024-11-29 16:49: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关道河(中)
兴盛繁华二百年

由于便利的水源、丰富的矿藏,在我们这一代人可追溯的时空里,师家族人所居住的关道河,曾经是那个时期周边村庄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中心。仅从寺庙活动兴盛、陶器遗址众多、水利工程宏大来看,便可窥见一斑。

在赵庄村后的半坡上,有一座关爷庙,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庙下边是常年奔流不息的关道河水,小庙正殿台阶前,有个不大不小的广场,西边置侧殿,南面是戏台。

关爷庙每年农历三月十二有庙会。届时,庙里香火旺盛,殿堂香烟袅袅,香客络绎不绝;戏台之上,鼓点激越,人声鼎沸。庙前台后,商贾云集,人流如潮,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

一些百里之外的生意人,也会挑着货郎担前来赶会。我上中学时,一次在县城边的四平村同学王益民家做客,他的父亲王老先生得知我是关道村人,就说:我去过你村那个地方。我问:您老去那个小山村做啥?老人家说:你们村有个关爷庙,每年三月十二我都去赶会,卖些芝麻糖、丝线赚点零钱。那是个古会,前后四、五天,可热闹哩。据说,到民国时期庙会还很兴盛,日寇侵华后庙宇遭到破坏,庙会就衰落了。

小时候我家住在赵庄,离关爷庙就二里来地,夏秋经常跟父亲去放牛。早起下了犁,饭罢,父亲就将牛吆到关爷庙后的山坡上。然后进殿堂,每每都是先折一把蒿草,把大方砖铺就的青色地面打扫一番,再双手合十,对着关老爷念叨几句,就躺在地下打起了呼噜。山坡上绿草如茵,山花烂漫,蜂飞蝶舞,鸟唱蝉鸣,微风荡漾。牛一头扎在草甸上来回盘旋漫步,低着头有节奏地慢慢吃草,吃饱了就摇着尾巴下河滩喝水,然后,卧在树下歇凉反刍。父亲一觉醒来就到了晌午,我们便赶着牛回家吃晌午饭。

当时正殿的菩萨像还很威武,侧殿和戏台虽都坍塌了,但基础和部分墙柱还在,石柱、石条、石鼓,还有小石头狮子散落地上,过往的繁华不再。
关道河(中)
赵庄村西头嘴下河滩中间,横亘着一块小岛似的大石头,无论多大的洪水也未曾撼动,上面还建有一个龙王庙,有差不多两人高,它和关爷庙的神灵一起保佑着河两边的百姓。如今,这块背负着龙王庙的大石头,仍巍然屹立在河滩的中央,别的都不见了,只留下一些残迹。

西坡村北边石崖下的清泉水旁,也有一处仙家庙。小庙依山岩而建,两边起山墙,一坡瓦檐,殿内不过十来步,一块石头平台酷似桌面,可在上面供奉香火祭品。

门外用石块和砖头垒起一个二十多平方的小平台,铺就小庙的院落,宛若天成,古朴典雅。虽不知供的是哪路仙家,但前来烧香的人也不少。现在仙家庙已坍塌,只有小庙深入石崖的一截石窟和残壁尚存,里面还摆放一张快要散架的老供桌,仍有香客拜访的痕迹。

庙外左侧有一通功德碑,立于道光26年(1846年)3月6日。石窟门外左侧也有一通功德碑,下部深埋土石中,仔细探看为清咸丰11年(1861年)9月立。从残缺的碑文辨识,记载维修或重修捐献银两的贤达人士。其中族人师若林两次捐赠都最多,还有师道。按时代辈分推算,可能师若林就是葬埋于赵庄对岸的14世先祖,他的五个儿子便是习武闻名的五虎兄弟。当年,他老人家也许想称雄关道河,便给儿子以虎取名,五虎排列,寓意林中养虎,威震四方,气度不凡啊。

关道村后还有个瓦窑沟,沟南坡上、背坡地前头角埝下,遗存有一处烧瓦窑的残壁。
关道河(中)
这个瓦窑的对面,下河六亩地前头角,也有一处;关道村后碾盘下地头角,还有一处。这些残留痕迹都清晰可见。它们修建于何时?什么年代废弃?前人没有流传。但瓦砾堆积规模很大,可以佐证当时关道河的繁荣和兴盛。

澄槽沟处于关道河水与笊滤沟河水的交汇之处,是师家先祖流落关道河后的第一处落脚之地。习武闻名的五只虎兄弟在这里生养,从这里走出,并顺势而为,顶起了关道河发展的脊梁,可谓龙虎汇聚之地。澄槽沟名字的来历,可能是因为前人浇地修渠引笊滤沟河水时,在跨越棒槌咀前这条小沟时,两边靠崖用石头筑砌石堆,中间架设了一段木制的渡水槽,遂取名澄槽沟,我们小的时候引水浇地还在沿用。

在澄槽沟对面的坟沿咀前后,还有一条更高、更大的引关道河水浇地的残留渠道,从地形看,工程难度很大。记得在1958年大跃进时,徐滹沱大队曾组织全大队的劳动力,攀爬在山崖土坡沿线的废旧渠道上,挥镐舞钎,凿石筑堰,想修复古时的渠道,最后都劳而无功下马了。可见前人当初在红土崖上,能修通这条渠道引水浇灌,所展现的勇气和智慧,着实令今人汗颜。
关道河(中)
关道河的繁荣也属于师姓家族的繁荣。自清道光末年以来,师姓族人在关道河就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原来居住这一带的赵家和杨家都先后迁移,关道河前后400多亩耕地,基本都是师家族人在耕种。虽没有孕育出大一些的富户,但都还算得上殷实之家,应该属于当时的中产阶级了。日寇侵华前,关道村又分从洛阳迁来一户吕姓人家,也开始在这里繁衍。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改革时,还基本维持师家族人主导地位的状况。

2020年4月


作者简介:师存保,1950年出生,1973年参加工作。公务员,现已退休。
279587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