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运城中华文化促进会组织部分专家学者,深入稷山国家板枣公园、稷王庙,并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农耕文化的源流,感受后稷故里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探索农耕文明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调研团首先走访了稷山国家板枣公园,详细了解了稷山悠久的历史文化、稷山国家板枣公园概况、板枣历史和种植规模、特色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等情况。园内一万余棵千年板枣组成的古树群,贡枣园、板枣博物馆等人文景观,深厚底蕴与新颖时尚元素并存的新建农文旅项目等,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随后,调研团一行走进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专祀后稷的庙宇稷王庙,深入了解稷王庙的历史沿革、传承保护等情况。巧夺天工的石雕龙柱、气势恢宏的大殿、惟妙惟肖的木雕图等,让大家真切感受到文物的独有魅力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
调研期间,调研团一行还与稷山后稷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代表,就如何充分挖掘农耕文化丰厚内涵、拓宽农文旅发展渠道、创新传播手段等进行交流座谈。大家表示,稷山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土壤肥沃、资源丰富。农耕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先民的智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希望借助研学游进一步打造农耕文化品牌课程,开设农耕文化体验区,让游客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在现有稷王庙基础上扩大景区规模,加大宣传力度,将农耕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和产业发展,鼓励民间艺人传承农耕技艺,促进农文旅共同发展。
快报标题 : 运城中华文促会走进稷山探源农耕文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