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高公渡”——青史流芳高应聘

82 0
发表于 2024-8-21 16:28: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高应聘,生卒年月不详,字志尹,号玉田,稷山县白池村人,约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在世,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进士。

据康熙版《稷山县志》记载,高应聘进士及第后,授官江苏吴县知县。高应聘赴任吴县时,车夫等都不知道他是一位知县。一路上,高应聘每天以饼子作为一日三餐,不解衣,不下车,不住宿,清晨五更时分就让车夫赶路,风餐露宿,独行千里,沿途州县guan员竟无人知晓。

在任时,他整治弊端之政、清除奸佞之徒,对不法权贵严惩不贷,毫不畏惧。当时,吴县与太湖相邻的渡口处多贼寇,劫匪横行,为保护群众和行人的安全,高应聘安排官兵在渡口轮流值守,使行旅无后顾之忧。于是,吴县群众为了感谢他的功德,将该渡口称作“高公渡”。

有一次,高应聘外出。适逢大雨,他身披一件蓑衣、手里抱着文书走在大路上,看见一辆驴车路过,就让驴车车夫把送他到县衙,车夫不知道他是谁。等到了县衙,役吏前来迎接他入内。这时,他脱去蓑衣,露出官服,车夫见后大吃一惊,打算弃车而走。高应聘急忙叫住他,并付给他车钱。百姓听说这件事后,纷纷称赞高应聘清廉爱民。

由于衙门办事的人员少,陈年积案多,高应聘任职期间,便亲自审阅卷宗,经过数月,清理完所有积案。他每天办完公事后就读书写字,为了防止别人登门请谒,在公务之外的时间常宿于官署,很少回家。高应聘身居“铨衡重地”,深知官贤与否关系重大,他以“用贤报国为己任”,谢绝请托,平时没有公事同僚都见不到他。天黑后,他秉烛读书,或是在黑暗中独坐冥思,疲惫至极才睡,常常废寝忘食。

吴县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家乡,范仲淹曾在此购置义田,用于周济家乡贫苦民众。明朝时,义田几乎被吴县豪门大族占尽,而各任县令对此皆置若罔闻。高应聘到任后,依法从豪门大族手里收回被占据的义田,并因地制宜,安排各乡有德有才、受群众信任的人士进行管理。而他,却因收义田之事,被仇者诬陷中伤,辞官返乡。从此,他每日讲艺课文、赈灾济贫,深受乡亲们的推崇与尊敬。

返乡后,高应聘以德为上、以善为本的课子治家之道,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儿子高颖,字法亿,号怀玉,官至陕西雒南知县;孙子高世昌,生员,河间府通判,著有《林泉逸集》;曾孙高暄,字楚石,庠生,著有《汾崖集》六卷。时至今日,其家族依然英才辈出,后裔在国内外各领域都取得了一些成就。
avatar
268959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