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河东“小延安”探访记

147 0
发表于 2024-5-12 19:00: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河东“小延安”探访记
牛庄村一角 (资料图)

董丽/文

前些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文友发的一些河东“小延安”的照片,心向往之。周末,利用空闲时间,决定带着孩子也去看看。

车子沿着盐湖区上王乡的乡镇公路一路北上,绕过几道弯弯曲曲的小山坡,便进入被称为河东“小延安”的上王乡牛庄村。走进村庄,一座由四条水泥柱子砌成的门楼矗立在眼前,上面写着“牛庄村”三个鲜红的大字,一对威武的石狮子蹲坐在柱子边上,柱子上写着“古村陌巷听旧事,赤帜烽火换新天”这样一副对联。道路两边是新植的松柏,一条笔直的水泥路直通村里。

进入牛庄村,道路两旁是新砌的砖墙,墙上张贴着党史学习等宣传内容,有的墙上用白石灰粉刷了“乡村振兴”的标语,路边还立有参观路线指示牌。

在指示牌的指引下,我们首先参观了牛庄村的大槐树。据当地村民说,这棵大槐树栽于明代正德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牛庄村的“消息树”。它见证了牛庄村几百年的发展,见证了村民们世世代代的生活变迁。

抗日战争时期,经常有游击队在这棵树下歇脚,也会给村民们宣讲一些革命道理。树上还挂着一口大钟,被称为“警示钟”,如果敌人来了的话,敲响警示钟,游击队就可以马上进入战斗状态,村民可以立即躲藏起来。如今的大槐树依然枝繁叶茂,似一把保护伞,守护着这个走过风雨、历经沧桑的古老村落。

大槐树旁边是磨面坊,斑驳的墙壁向人们诉说着它的悠久历史和曾经的光荣战绩。以前,几乎家家都有磨坊,这些磨坊磨出来的面,由村民们运往前线游击队当干粮,支援当地的抗日活动。

“妈妈,你看,那儿有篱笆墙。”二丫又发现了新大陆。

顺着二丫手指的方向,一座古朴的农耕园进入我们的视线。园内,错落有致的青砖小路、木质大秋千、古老的农耕器具,无不吸引着我们的眼球。

大丫一边转动着纺织车,一边好奇地询问:“爸爸,这是什么工具?”阿伟耐心地告诉她:“这个是纺棉花车,棉花纺成线,然后才能织成布。以前生活艰苦,人们的衣服都是靠自力更生完成的。”

“姐姐,荡会秋千!”二丫急吼吼地坐在秋千架上,阿伟一左一右,推推大丫,送送二丫,一摇一摆的秋千摇曳着她们幸福的童年。夕阳的余晖照在他们父女身上,给人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我想,煤油灯下古老的纺车“嗡嗡”作响这样的画面,将永远定格在了那个逝去的年代!

农耕园后面便是“稷麓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一座小小的土院落,院子里有三眼窑洞,是当时领导人物居住生活的地方。东面的土墙上写着十六个红色大字——信念坚定、不怕牺牲、追求执着、勇于担当,这十六个大字就是牛庄人民引以为傲的牛庄精神。院子正中间是当时晋南地区党组织主要领导人的人物铜像,看起来栩栩如生。

驻足院中,我仿佛走过岁月的风云,穿越到了那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战争年代,这个宁静而又古朴的院落里人来人往,他们部署着作战计划,讨论着人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慷慨激昂的宣誓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原来是一群初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进行研学。年轻的脸庞上那种坚定执着诠释着他们对党的热爱。

此次参观学习的最后一站便是牛庄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的主体是一本厚重的书,翻开的书页上刻着牛庄惨案发生的时间——1942年5月23日,纪念碑的底座正面刻着烈士们的名字。历史不会忘记你们,相信牛庄人民更不会忘记你们,是你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幸福生活!

夕阳西下,参观学习结束了,但追寻先辈们的脚步从不曾停下。
avatar
251075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