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万荣集贤村是文中子王通的学子集会之所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4-3-19 10: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荣集贤村是文中子王通的学子集会之所
集贤村坐落在万荣县南张乡前往裴庄镇的237省道旁,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是一个年代久远的古村。

村口的村牌坊古朴典雅,上书的“集贤”二字由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书写,相传村名还与隋代大儒王通有关。

近日,记者去集贤村追根溯源后,发现这座村庄不仅历史底蕴深厚,而且有着古老的传统文化基因。

“集贤”二字莫言书

每次回万荣老家,快到裴庄镇时,都会路过集贤村,看到那座气派的村牌坊,总想着这个村子肯定大有来历。

从小就听说集贤村的社火好看、古会热闹、村民勤劳、教师众多,因为大家说的是方言,听的一直是“齐县”,那时单纯地以为是古县。长大后才明白“集贤”两字怎么写,但还是不懂其意,更没有想到还能和万荣大儒王通联系起来。

直到工作后偶然得知,集贤村邀请了著名作家莫言为新建的村牌坊书写了“集贤”二字,同时也得知该村历史悠久,文字记载的历史能追溯到汉武帝时期,而村名则与隋代大儒王通在这一带设馆教书有关。

隋末唐初,房玄龄、杜如晦两位历史名相及魏徵、薛收等诸多文化名人在这里集会,共同前往距村仅十里之遥的恩师——文中子王通故里(今万荣通化镇通化村)祭拜,并为其扫墓。

集贤村与通化村毗邻,“集贤”二字便在脑海中清晰起来,这里原来是群贤毕至、名臣云集的地方。

盛唐群贤集会所

说起村名来历,必然要详说一段历史。

隋末唐初,文化巨匠王通曾被隋文帝招募为官。隋文帝去世后杨广继位,王通目睹官场乱象,明白为民治国的理想更难实现,一气之下便辞官回乡,在古耿龙门一带开办讲学堂。

王通的思想、学识和才华吸引了众多学子慕名而来,有的学生甚至不惜奔走千里。王通门下人才济济,贤才辈出,青年学子毋伯俭、王伯当、薛稷、薛仁贵等,以及魏徵、房玄龄、徐茂功、杜如晦、李靖等社稷重臣前来或访谈或拜师求学,成语“河汾门下”正是由此而来。

王通的这些朋友、学生,都在大唐有着不朽功绩,赫赫有名,且有文臣有武将。

当时,为推翻杨广暴政,毋伯俭、王伯当等人在龙门举旗造反,虽被隋军剿灭,但毋伯俭带领部分人马西渡黄河逃到四川,继续抗隋长达20多年,后来被唐朝招降。王伯当投靠起义军李密,魏徵、徐茂功投奔瓦岗寨,后被太原唐军李渊收编,一举大败隋军。之后,唐朝建立。传说,房玄龄被李世民邀为幕僚时,曾请教恩师王通,并依言而行,后来成了一代名相。

有一年清明节前,房玄龄怀念已故的恩师,就约杜如晦、魏徵等,并召集了学子百余人一起去祭拜扫墓。

于是,他们决定在距恩师墓近且很有影响的沟壑村(集贤村原名)集合,于清明节到墓地搭建祭堂,祭拜吟诗赋对达三天三夜之久。

汉时村名为沟壑

“村里以前有座石碑,上面记载最早村名为沟壑村。”据集贤村村党支部书记薛国胜说,从隋唐到1959年之前,该村都隶属绛州龙门县(今河津市)管辖。村中以薛姓族人占多数,同时也有卫、张、金、王等姓。

1959年冬,有村民在村中关帝庙前发现一块残缺不全的石碑,上刻:“集贤者古庄也,原名沟壑……”虽是断碑,但其上简要记载了该村自春秋战国以来的重大事件,其中也包括王通百余弟子的那次齐聚。

集贤村(沟壑村)地处当时南通蒲坂至长安,北达绛州龙门至古晋阳的交通要道上。龙门北山是产煤之地,村中有一条由荣河、薛吉直通古耿龙门的大道,当地人习惯称之为“炭车路”。这条路上有烽火台,有关门楼,还有客栈、车马店、包子铺、麻花铺、饭店、酒坊,商贾云集,生意兴隆。当时的沟壑村是方圆百十里有名的驿站,是旅客及货物集散地。这也是王通诸多弟子选择在此齐聚的原因。

村子既名沟壑,想必沟壑不平,为什么会有车马道,还如此繁华?需要再往前梳理一下历史。

据介绍,村东有一道长沟,现在叫集贤壕,以前称周征沟,相传是周武王伐纣时招募士兵训练之地。当时这里处于黄河西滩一带,位置偏僻,适合隐藏,而且沟中有不少土窑洞,是藏兵的好地方。

烽火台下筑村落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为保霸主地位,便在国都绛州城至蒲州黄河渡一线,每隔30至50里就修建一座烽火台。集贤村现在看到的烽火台便是来于此。

到了汉武帝时期,河东郡位于都城的边缘,农业基础良好,盐铁资源丰富,“此时天下安危,河东系于一半”,只有汾河上游的匈奴平息了,汾河下游都城才能太平。当时朝廷除了整军备战,最多的是建设和完善烽火台报警系统。

集贤村现存的烽火台遗迹,虽砖结构已不存,后新建了砖架构,但黄土夯台有棱有角,雄伟挺立。据村中的薛敬明老人考证,因村地势低洼,其烽火台比一般的烽火台都高大,可能有30米。烽火台北侧有台阶可登顶,常年有驻军把守,平时瞭望敌情,战时通风报信。

慢慢地,官兵驻扎时间长了,烽火台附近建起车马道,还摆起摊,开起店,随着东来西往和南下北上的人越来越多,部分官兵也把家眷接来居住,还有的商贾就地安家落户。因此处地势低洼,四面多沟壑,最初叫沟壑村。

现在集贤村里的许家巷据说是官兵宿营地,原叫宿营巷,后改名为许家巷。

后来,为了纪念学子们为王通扫墓的历史盛况,老百姓便把原先的沟壑村更名为集贤村,且从唐朝至今不曾更改。

在当地还口口相传有一首民谣:烽火台下车马店,沟壑村里集群贤。祭拜恩师王通日,清明扫墓到坟前。

从沟壑村到集贤村,这里见证了大汉抗击匈奴的功绩,见证了盛唐群贤集会的盛景。相信,这里的人们不会淡忘这段历史,这些闪烁着光芒的尊师重教、感恩等文化基因已深深根植于这块热土。

记者 薛丽娟 文图
237544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