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最美教师张晓晖:每个孩子的梦想都值得灌溉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16-12-13 18: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可以用数字来计算时间,那么他在9年中帮助的孩子,也许比有些人一辈子还多,自2006年发起“母亲助学金”活动至今,他共募集捐款85万元,并捐出自己的一半工资15万元,资助开封、兰考、南召等地的贫困生2000余人。

  他就是张晓晖,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一名普通的教师。9年来,他曾先后23次前往南召山区支教助学。在他的帮助下,1所小学有了图书室,3所小学获赠体育器材,5000余册图书让从未走出大山的孩子看见外面的世界。他还为孩子们带来了4000余件衣物,让那些沾满泥巴的小脸不再挨冻。

  “即使打工挣钱,也要让助学金继续运营”

  关于他的事迹要从2006年12月的一个筹款倡议说起。那天,得知自己的一个学生竟然在宿舍用睡眠来抵抗饥饿,他被深深地刺痛了。夜里两点多,他左思右想,难以入眠,与饥饿抗争学生的面孔时刻在他脑海里闪现,一种强烈的冲动促使他做点什么。于是,他用深情的文字在博客上发起捐款倡议,并捐出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启动资金。没有想到,这个倡议竟然得到很多网友的热烈响应,捐款源源不断汇向这位年轻教师。这些钱怎么办?如何转交到贫困学生手中?

  张晓晖决定发起“母亲助学金”,倡导母亲般无私的爱,主要用于帮助学校和山区的贫困学生。为了使捐款能够用到实处,他每年都要去山区支教助学两到三次,收集贫困生情况,转交网友捐款。他始终坚持一项原则,即助学金的每一分钱都要全部转交给受资助学生。为此,他去山区支教时购买的文具、书本、学习用品等全部由自己垫付,同行志愿者的路费和食宿费用也是他自己承担。随着助学金运营规模的扩大,张晓晖投入运营的费用和精力也越来越多。仅2014年一年,他投入助学金的运营费用就高达近3万元,占自己全部收入的一半。

  最艰难的时候是张晓晖在攻读委托培养研究生期间,他只能领到基本工资,为了母亲助学金的正常运营,张晓晖不得不出去打工挣钱。他每周一、三、五晚上去做两个半小时的家教,周六则从早上八点半一直讲到晚上九点半,业余时间还要给企业做翻译。有时候,晚上回到家已经十一二点,他口干舌燥,一个人躺在床上动都不想动。但是,想到那些贫困孩子纯真希望的目光,第二天又开始忙个不停。这些钱,他全部贴给了母亲助学金。“既然已经做了,即使打工挣钱,也要让母亲助学金继续运营,不能让山区的孩子们失望。”张晓晖说。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助学金的运转情况,张晓晖始终坚持透明公开的原则。他不辞辛苦,制作详细的捐款明细单和受助人情况报告,并全部在网上公开。这些做法,为他赢得了无数捐赠人的信任和尊敬。人民日报曾撰文《张晓晖:行走在爱心路上》指出:“这个社会从不缺少爱心,只是需要提供让它们放心的渠道。”

  “只有我们播种的爱不附加任何条件,收获的爱才是无私的”

  9年,张晓晖与贫困山区的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个孩子,都是他的心头宝。

  为了保护孩子们的隐私,不让他们受助时有压力,张晓晖一直坚持不悬挂横幅,不惊动媒体,不叨扰政府人员的方式。他悄悄家访、默默助教,低调的就像一位来走亲戚的客人。“只有我们播种的爱不附加任何条件,收获的爱才是无私的。”在博客里,他这样写道。然而,当他避开闪光灯时,也避开了随之而来的很多便利条件。

  他常常需要背着十几公斤重的捐赠物品打车去车站。有一次,为了赶上夜里两点的火车,他不得不连夜加班整理账目、清点物品,在身前和身后背着两个大包打车去车站。等下了火车,又顾不上劳累,坐上前来接他的山区老师的摩托车赶往受助小学发放捐赠,最终在傍晚才吃上了饭。可他的心里,还牵挂着一个住在山那边的学生,他们约好这次要见面。第二天一早,顾不上疲乏,他挑起一根树枝当拐杖,就出发了。山路崎岖,翻过陡峭的岩石要靠手脚攀爬,一不小心就有坠入山谷的危险。当张晓晖带着山外的关爱、捐款和文具到来时,这个家庭就如同过年一样,孩子沾满泥巴的笑脸绽放出了纯真的笑容。

  张晓晖经常会收到许多物品捐赠,例如钢琴、几百册图书、上千件衣服。每到这时,他总是尽可能将捐赠物品清理干净。他说:“这不仅是一份爱心,更是一份尊重。”有一次,母亲助学金收到一千件运动衣,为了清洗干净,他和几个学生一起,洗衣机不够了就用手洗,然后晾晒、归置、打包,整整忙了两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但是当他看到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时那明亮的笑容,所有的辛苦和疲惫就一扫而光。

  “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眼泪变成雨水就能落下来/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同一天空底下相关怀/这就是最好的未来……”张晓晖说,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的笑容让他一直坚持到今天。

  “记得自己活得好的时候做一个能帮助人的人”

  张晓晖在教学中以严格出名,甚至到了不留情面的地步。他的一名学生是自己敬重的一个老教授的孩子,但是经常不来上课,期末的时候,张晓晖不管他怎么求情,坚持给他判了不及格。他在日志中写道:“我要让这个孩子知道,父母不可能帮他一辈子。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虽然张晓晖很少提及助学活动,也坚决反对还未自立的学生捐款,但是他从事的公益活动和他展现的优秀师德,还是默默感染并影响着学生。无数学生记住了他经常说的一句话“记得自己活得好的时候做一个能帮助人的人。”到目前为止,他教过的学生已经有100多人在毕业后或捐款,或支教,或在自己身边从事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默默把这份大爱持续并扩展开来,其中20人还加入了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的行列。而受到帮助的贫困生,也义无反顾地接过了助学的旗帜。 其中,曾经受助的河南大学研究生周晓明因癌症去世前留下的最后一句遗言,是将治病所剩的4000元钱全部回捐母亲助学金,更是让无数人感动。

  人间有难,大爱无言。张晓晖仍然在继续着他的德语教学,用自己无声的师德和大爱,构筑起一所以爱抗争贫困的学校,滋润着贫困的山寨,滋养着学生的心灵,诠释着一名教师的内涵。
  【张晓晖简介】:

  1. 全国首届五星志愿者 2014年 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共青团中央

  2. 全国优秀志愿者 2012年 中央文明办

  3. 天津市道德模范提名 2013年 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团市委

  4. 天津市五四青年奖章 2013年 天津市团市委

  5. 天津市新长征突击手 2013年 天津市团市委

  6. 2011 河南大学师德先进个人、河南省素质教育论文二等奖;

  7. 2010 河南省社科联优秀调研课题一等奖、河南大学优秀工会会员、河南大学08-10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8. 2009 河南大学师德先进个人、河南大学06-09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9. 2008 河南大学06-08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河南大学新闻宣传先进个人;
23651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