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卫派书法奠基人—卫觊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4-3-14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博文/文

卫觊(155年—229年),字伯觎,河东安邑王范村人(今运城市盐湖区王范村),东汉及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卫觊是汉建陵哀侯、汉景帝时丞相卫绾的后裔,东汉贤士卫暠的曾孙。卫暠应孝明皇帝之召,从代郡赴洛阳途中病故于河东安邑王范村,后子孙受赐在王范定居繁衍,遂成河东望族。

卫觊少年早成,很早就以才学著称。曹操为司空时,就任他为属吏,他历任茂陵县令、尚书郎、治书侍御史。魏国建立后,卫觊担任侍中,主掌典礼制度,筹措汉魏禅让诸事。后被拜为尚书,封阳吉亭侯,负责监修国史和谏议朝政,继封阌乡侯。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曹操欲征讨袁绍,派治书侍御史卫觊去益州说服刘璋牵制协助袁绍的刘表。卫觊到长安之后,由于道路不通被滞留。曹操遂任命他镇抚关中。当时,不少外逃民众返回关中,多被驻扎在那里的割据将领收为部属,为郡县隐患。卫觊权衡利弊,便上书曹操:“关中膏腴之地,曾经因兵荒马乱,老百姓逃到荆州的有十万余家,听说老家比较安宁,都希望回来。而回来的人又无法干活,各路将领争相将这些人招收为部下,各郡县官方力量薄弱,无法与他们抗争,所以各路将领的势力就逐渐强大起来。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这些军队就成了后患。盐,是国之大宝,(河东池盐)自战乱以来未加管理,如今应该像从前那样设专人监卖,再拿赚到的钱买些农具、耕牛,如果有归来的百姓,就把农具、耕牛供给他们,鼓励他们辛勤耕作,积累粮食,以使关中重新富裕起来。远方的百姓听说了这些事,也一定会日夜兼程,争先恐后竞相回赶。再派司隶校尉留治关中作为主将,那么就可以逐渐削弱各路将领的势力,使地方官府的力量日益强盛,老百姓的生活富裕起来,这可是强本弱敌的好事啊!”

曹操认同了卫觊的上疏,随即采纳了他的意见,当即下令委派谒者仆射监盐官,河东盐池归官营;又派司隶校尉钟繇治弘农,把控关中门户。并以河东为“天下之要地”,遴选贤才要臣西平太守京兆杜畿为河东太守。从此,关中民众踊跃回归,河东亦安定富裕。曹操时称“军食一仰河东”,为跃马中原,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曾为《三国志》注疏的著名学者卢弼曾评论卫觊池盐官卖之议同枣祗的屯田之议,都是当时要政。

卫觊提出的盐池官办的上疏,被司马光收编在《资治通鉴》中。

卫觊注重国家纲纪的恢复建设,也常呈奏意见,匡正时弊。曹魏时期,一些重大决策就常请他参谋。曹操打算进军关中,讨平关中割据势力,曾让荀彧征求卫觊的意见。卫觊认为,关西诸将皆无大志,只要给其爵号,就不会有大的变动,而后再图剪除,如果乘其强大之时而进攻,必然使他们联合反抗,难以控制。曹操本欲听从卫觊建议,可当时钟繇自告奋勇前去讨伐,曹操没有按照卫觊的意见去办,结果钟繇失利,曹操不得不亲自率军征伐,虽然平定了关中,然军士伤亡惨重。曹操懊悔不听卫觊的意见,因此更加看重于他。魏明帝时,他也经常上书言事,建议设立法律博士教授法律,让各guan员都清楚法律,按律执法;又曾因百姓徭役频繁而要求明帝曹叡少建宫室,告诫他要善听不同意见,留意民间疾苦,效勾践休养生息,爱惜民力,节俭克己,量入为出,呈现出其忠国爱民之心。史书评价卫觊:“历汉、魏,时献忠言,率如此。”

卫觊是汉魏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曾受诏专典著作。曹魏时,他撰写的诏令、驳议等有数百篇,个人著述有《魏官仪》等十多部。在文章著述方面,他与建安末的潘勖、黄初中的王象齐名。

卫觊同时也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凡古文、鸟篆、隶草,无所不善。他是山西历史上第一位有作品传世的书法家,开创了第一个影响最大的家族书法门派——卫氏书派,是卫氏书法的奠基人,祖孙四世(卫觊、卫瓘、卫恒、卫夫人),衣钵相传,雄峙书坛,历久不衰。他与后汉著名书法家梁鹄、韦诞齐名。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一文中评其“善草及古文,略尽其妙。草体微瘦,而笔迹精熟”。张怀瓘在《书估》中称觊“或奇材见拔,或绝世难求,并庶几右军草书之价”,在《书断》中将其小篆、隶书、章草列入能品。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专设《传卫第八》章,认为“卫觊草体微瘦”,“然此宗之书,自当以筋骨为上”,是此宗的“祖师”,甚至认为“钟(繇)派盛于南,卫(觊)派盛于北”,“后世之书,皆此二派,只可称为钟、卫”,对卫觊书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太和三年(229年)卫觊去世,享年74岁,谥号敬。
236170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