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社区
首页
论坛
资讯
图库
动态
圈子
手机版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在线
咨询问答
运城声音
运城公告
运城时讯
讲读运城
聊聊说说
文史
风土人情
运城书画
运城文学
古今人物
古今运城
运城方言
生活
餐饮美食
休闲时尚
品牌故事
图说运城
家装工匠
分类资讯
广场
健康中心
情感沙龙
品牌广告
优卡购物
运城商家
用户名:
忘记密码?
密 码:
下次自动登录
QQ帐号登录
微信帐号登录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
社区
›
品牌生活
›
健康养生
›
谨防“高糖”,远离糖尿病
刚刚去过
谨防“高糖”,远离糖尿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0 09: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您的奶茶,全糖,已送达……”生活中,一杯全糖奶茶似乎可以让疲惫的身心立刻放松下来。“靠糖续命”的生活不仅仅只是一杯奶茶,还有像碳酸饮料的“快乐肥宅水”……这些“甜蜜陷阱”正悄然地在升高着人们的血糖。
不知从何时开始,糖尿病不再被叫作富贵病,它开始变成一种世界流行病。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联盟发起的“世界防治糖尿病日”。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大**,它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
在我国,患糖尿病的人并不少,根据第十版《全球糖尿病地图》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球约有5.37亿的糖尿病患者,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41亿人,发病率高达12.8%,相当于每九个成年人里就有一个糖尿病人。
为了引起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对糖尿病的重视,了解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认识并发症的危害以及有效预防远离糖尿病,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首席专家李平就相关问题,由浅入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揭开了解糖尿病的面纱。
警惕早期症状
目前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张秀云阿姨,58岁的她身体一直挺不错的,前一个多月总感觉身体有些不对劲。尤其是常常感觉口渴,晚上起夜的次数也明显增加,导致睡眠质量大幅下降。开始时,她并未太在意,以为是天气热,水喝得多。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症状愈发严重。直到有一天,她和邻居说起时,邻居提醒她:“你这些症状,听起来有点像糖尿病的前期表现啊,还是早点去医院检查一下吧。”果然,经过检查,张秀云阿姨被确诊为糖尿病前期。
市民孙先生今年40多岁,平时很少喝水,各种饮料是他的最爱,加之工作性质又经常应酬,少不了大鱼大肉,平时工作忙又缺少运动,体重一直处于超标状态。最近一段时间,孙先生感觉自己身体明显变差,精力大不如以前,到医院就诊,空腹血糖值12点多,远高于正常范围值。
“现代生活节奏快,大家熬夜加班多,饮食不规律,长期处在这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状态当中,加上喝奶茶、碳酸饮料,吃甜食不节制,身体就容易罹患高血糖。”李平说,糖尿病最开始的时候症状是比较轻微的,容易被忽视。所以熟知和了解糖尿病早期常见症状,有助于早发现、早干预。
全身乏力。由于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使得血中的葡萄糖不能被细胞充分摄取、代谢和利用,由于产能不足,就会导致身体疲乏无力。
肠胃不适。高血糖可导致植物神经病变,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病人常常表现为腹胀、纳差或顽固性便秘,也有部分病人表现为慢性腹泻,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与感染性腹泻不同,糖尿病引起的腹泻属于功能性腹泻,通常不伴有发烧、腹痛、里急后重及脓血便,抗生素治疗无效。
伤口久不愈合。由于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引起外周血管病变,使得伤口周围组织的血供较差,加之患者营养物质丢失严重,因此,一旦受伤或手术,伤口往往不易愈合。临床上,对伤口久不愈合的人,一定不能忽略检查血糖。
皮肤水疱。“糖代谢紊乱”可导致皮肤微血管损害及营养障碍,引发“糖尿病性水疱”。水疱好发于指、趾、手足的背部;疱壁菲薄、疱液清亮透明,颇似烫伤水疱,但周围无炎性红晕,也不痛;水疱发生突然,可自愈,但反复出现。故对反复出现自发性、烫伤样皮肤水疱者,应注意检查血糖。
局部皮肤黑。在很多肥胖者的脖颈、腋窝、大腿根等处可见皮肤黢黑,怎么洗也去不掉,临床谓之“黑棘皮症”。黑棘皮症提示患者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早期表现。
餐前血糖低。表现为餐前低血糖。这是因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当餐后血糖升至高峰时,胰岛素分泌却没有达到峰值,等到血糖回落时,胰岛素分泌反而达到高峰,从而导致下一餐前出现低血糖,病人会在餐前表现为饥饿、出汗、心慌等低血糖症状,这往往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先兆。
可怕的并发症
很多糖尿病患者并不把糖尿病当回事,觉得把血糖控制下去就好了。其实,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并不是血糖本身的升高,而是因血糖控制不良带来的并发症。
李平介绍,糖尿病的并发症遍及全身,进展缓慢,容易被忽视。可一旦出现,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可能致残甚或危及生命。
“糖尿病属于一种终身性、代谢性疾病,是已知内科疾病中出现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因此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预防并发症的同时,还要尽早发现并发症。”李平说,糖尿病的并发症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急性并发症看上去更危急、凶险,但只要治疗及时,大多可以完全好转。但慢性并发症就没那么好治疗了,可能会给“糖友”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长期麻烦。
李平特别提醒,对于血糖管理不好的人来说,持续性的高血糖,将导致一些组织器官代谢异常,继而引起器官的功能障碍及形态改变,最容易受到危害的是视网膜、肾脏、血管及神经系统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病人并发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易诱发白内障,引起视网膜病变,成为导致失明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青光眼。
糖尿病性心血管病变。糖尿病人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极易患心血管病。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会刺激和损伤血管内膜,继之对血管损伤的反应会提早发生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增加冠心病事件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时糖尿病心肌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所致的心律失常,也是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由于血糖增高,可使血液变得黏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从而易导致腔隙性脑梗死和脑血栓。研究表明,糖尿病可引起大脑微血管病变,进而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和完整性降低,大分子蛋白进入大脑实质,最终损伤神经元。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病,现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早期可能无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液里泡沫多,检查发现肾小球滤过率升高或降低,逐渐会出现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最后病情进展至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需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周围神经病变。这主要是由外周血管硬化狭窄所致,血流减少不足以营养神经,神经开始萎缩,部分神经纤维死亡。周围神经病变时,肢端的感觉功能进行性损伤,“手套袜子感”是典型的表现。周围神经的危害主要在于患者局部失去知觉,即使遭受外力创伤也感觉不到,如鞋子顶脚、无意中踩到尖锐的物体、踢到石头等。由于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等因素,糖尿病患者存在伤口愈合障碍,肢端的损伤如果并发感染可能迁延不愈,发展为“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截肢。临床表现是早期走路可出现脚痛,足部发凉麻木、刺痛感等感觉异常,后期可出现脚部变形,足弓变高,脚部肌肉萎缩,足部出现红肿破皮现象并逐渐加重,严重时伤口久不愈合,出现溃烂,脚趾发黑,甚至坏死、截肢。
干预生活方式
“医生,我最近血糖总是控制不好,给我换个药吃吃吧。”在门诊上,一位“糖友”因血糖控制不理想,请医生给换药治疗。
“血糖平稳达标绝不是靠更换降糖药物就能解决的,而是依赖于糖尿病的综合治疗与管理。”李平介绍,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一定要“五驾马车”——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和糖尿病
教育
,并驾齐驱。
饮食。“糖友”往往在饮食上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因消瘦而就诊发现患糖尿病的,以为自己需要加强营养支持,对饮食不加以控制,导致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另一种是确诊糖尿病后极度恐惧,过度限制饮食,一些患者甚至会出现乏力、头晕、黑蒙等,长此以往会出现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也不利于健康。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既要控制总热量,又要保证基本生理需要。能够保持体重稳定,同时还能保持充沛的精力,说明饮食合理。
运动。运动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散步、干家务都属于运动。“糖友”要根据自身情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建议每周有氧运动达到五次以上,每次不少于一个小时。
自我监测。“糖友”血糖监测不能依赖于医院检查,建议自备血糖仪,定期监测血糖并进行记录。监测血糖的频率因人而异,但要包含三餐前及餐后2小时,绝不能单纯测空腹血糖,这也是大多数糖友监测血糖的一个误区。如果血糖稳定,每周选择一天监测血糖即可。如果血糖不稳定,需要2天—3天监测一次全天血糖,必要时携带血糖记录本到医院接受内分泌专科医生指导。此外,建议所有“糖友”每三个月去医院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监测。
药物治疗。对于“糖友”来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治疗方案是不可复制的,没有最好的降糖药,只有最适合个体的降糖药。因此,降糖药物的选择需要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不能盲目听信
广告
或亲朋好友介绍,任何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都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患者、家属及全社会都需要提升对糖尿病的认识,就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来说,糖尿病不能根治,患者切勿听信根治糖尿病的偏方、广告,但也需要认识到,糖尿病虽然不能彻底治愈,但是可防可控。
李平说,大家要认识到,生活方式是决定糖尿病控制好坏的根本因素,而不是单纯依赖药物。约一半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单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
记者 魏 濛
高糖
,
糖尿病
post_newreply
相关帖子
外滩首府社区义诊宣教糖尿病
糖尿病病理及饮食护理
运城市基层糖尿病防治培训走进河津
临猗县中城社区教居民 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 懂点日常护理知识
日走2千步 糖尿病风险降12%
糖尿病患者慎拔牙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五大护理要到位
脚上踩钉子没感觉 小心糖尿病神经病变
什么是隐性糖尿病?
高糖饮食缩短寿命
教你看懂糖尿病主要检测指标
糖尿病患者运动应注意哪些方面?
每天饮水量严重超标 “口干” 需警惕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怎样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
盐吃多了也容易得糖尿病
当结核病遇上糖尿病
运城市取消城乡居民高血压、 糖尿病门诊用药报销起付标准
运城市糖尿病防治协会成立
精神疾病和II型糖尿病常相伴而生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刚刚去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记录场景、分享生活、传播图文,互动视频。
信息、内容、朋友、社交、话题、服务、产品、消费、活动、资讯,运城社区为您代言。
Copyright © 2008-2020
运城社区
(https://www.thch813.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
运城社区
晋ICP备16004466号-2
|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