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只为“信”“义” 湖北一家人帮村民“义渡”120年

435 0
发表于 2016-11-26 10:21: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在位于武陵山区深处的建始县三里乡大沙河村,义渡老人万其珍的儿子万芳权接过父亲手中的船桨,将祖上传下来的“义渡”承诺再次传承。

  当天,建始县交通局长谭明看望了义渡老人万其珍。为老人送去一袋米、一壶油和一件羽绒服。谭明感动地说,万其珍家族百年“义渡”,现在老人的儿子也接手义渡,“让我们很感动,也很受教育。”

  说起万其珍,周围的几个村民都非常激动,纷纷表示,要是没有他们一家120多年来免费大家摆渡,“日子真不知道该怎么过啊!”

  大沙河村因村口流过的大沙河而得名,很多村民家住此岸,田在彼岸,每日要绕很远才能走旱路到对岸劳作。而为了遵守祖上的一个承诺,万家子孙四代人,120年来“不收一文钱”,在大沙河边为村民摆渡。

  义渡的事情,还得从万其珍爷爷那一辈说起。万其珍说,1877年,他的爷爷万作柱为躲兵赋,从江汉平原的监利县举家迁到了建始县大沙河村。当地百姓不但不排斥他们是外乡人,还为他们提供了很多帮助,这让全家人十分感动,决心要为村民们做点什么。

  来自江汉平原会划船的万家爷爷万作柱,眼见村民们每天去河对岸的农田十分不便,为报邻里关爱之恩,他就变卖家当,做了一条船,送村民过河。并承诺:不向村民收取一文钱。

  就这样,从万家爷爷,到万其珍的父亲、幺叔,再到万其珍,以及儿子万芳权,一家人在长达120多年的时间里,勤勤恳恳地维系万家“义渡”的传奇。

  “这个承诺已经坚守了一百多年,不能在我这里失信于人。”万芳权说,一儿一女也都很支持他的想法,“人活一世,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这很重要。”

  万方权今年44岁,从小看着父亲万其珍在大沙河上来来回回免费摆渡,有时候也会帮父亲撑一两次船,成为万家的第四代船工。几代人不为名,不为利,冬去春来,夏逝秋至,只为“信”“义”二字,和一份质朴的承诺。

  “我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撑船,也有了继续帮大家撑船的想法。”万芳权笑着说,大沙河的水深有时候只有几尺,有时候深过60多米,但从万家开始撑船到现在,一百多年来从没有过一起事故。“等我年纪大了,村民们还有需要的话,就让我儿子继续接棒。”
21580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