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专家学者“把脉”运城智慧农业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3-8-21 09: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家学者“把脉”运城智慧农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认养古树
专家学者“把脉”运城智慧农业
稷山县农业农村局与运城绿谷子古树产业研究院签约仪式

前不久,在运城市举办的“科创中国”院士专家运城行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农业农村部农业物联网系统集成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建伟,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运城绿谷子果蔬产业研究院院长杨正礼,运城学院生命科学系教授陈莉等受邀前来,为运城积极稳妥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

活动中,专家学者调研了稷山国家板枣公园建设和古树保护情况,参观了板枣博物馆,实地探访万荣县大学生数字化创业基地、万荣县香菇菌种生产基地等,听取了智慧农业建设项目方案介绍。同时,指明了运城市在发展智慧农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解决方案。

规划先行,稳妥推进

赵春江认为,发展智慧农业要规划先行,要从我国建设农业强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食物观的国家总体战略出发,积极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发展战略部署和《山西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结合运城市农业农村实际,从智慧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发展路径、政策环境和人才支撑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研判,制订出总体协调、任务明确、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智慧农业发展规划方案和发展路线图。

结合运城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赵春江建议优先考虑战略意义大、产业优势明显、经济效益好的领域率先实施,实现“小切口、大示范”,不断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与经验。围绕“安全粮食”,他建议建设一批智慧农场,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围绕农民致富,他建议开展智慧果园、智慧温室、智慧工厂化养殖场等场景建设。这些场景产品质量要求高、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通过实施智慧农业实现节本增效。

智慧农业属于高新技术领域,实施智慧农业需要将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要有相应的支撑条件和人才队伍才能发挥其作用。赵春江认为,发展智慧农业一定要在积极创造条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稳妥推进。

杨正礼认为,运城是果蔬与粮食生产大市,但整体还停留在数量型农业经济阶段,需要通过重组土地、凝聚农民、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多产融合,不断提升农业效率、效益和现代化水平。

“规划引领与项目推进是运城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杨正礼进一步阐释,“可实施健康果园、菜园示范工程,推广以品质提升为核心的苹果、柿子、冬枣、温室黄瓜、番茄、辣椒等典型果蔬高品控栽培管理技术,打造一批健康果蔬示范园;实施绿色农资农产平台集体配给与物流工程,做好农产品高端专供、订单销售和绿色营销;打造一批智慧化新型集体经济建设样板,通过组织建设、人居环境、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数字化提升等,逐步实现乡村共富共享的新局面。”

“双轮”驱动,营造环境

在万荣香菇产业园,院士专家参观了菌种培养中心,详细了解数字化菌种培养操作系统,对万荣县农业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给予充分认可。

万荣香菇产业园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形成菌种研发、菌棒生产、养菌出菇、冷藏储存、加工销售等上下游全产业链条。现有香菇养菌棚240个、出菇棚600个、交易市场3500平方米、保鲜库3500立方米。2022年新建冷藏库2300立方米,生产菌种75万公斤、菌棒550万个,种植量达430万棒,交易市场年交易量达3000万元,香菇产销初具规模,为万荣县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群众增收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发展智慧农业,必须围绕农业优势产业进行。赵春江认为,要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农业企业、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将智慧农业技术落实到具体产业、具体生产经营主体。同时,发挥金融和社会资本的力量,让政府资金起到杠杆作用。

“政府部门要牵头营造智慧农业发展环境。”赵春江说,要加强政府资金支持,统筹各类政府资源,由分散投资建设改为集中投资建设,总结经验,建立模式。同时,要制定相关补贴政策,考虑到智慧农业实施成本高、市场利润低,要对智慧农业技术应用主体给予政策性补贴。政府还要积极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改变小农户、小地块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今后要在土地流转、生产托管等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提高智慧农业投入的边际效益。

杨正礼认为,推进以土地重组优化和农民凝聚为核心的农村机制体制改革,是当前农村工作突破的关键点,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从运城市和全国大局来看,大多专业合作社还是一种松散的联合,土地碎片化和劳动力老龄化等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如何用改革思维开展当前农业农村机制体制创新,探索当前土地有效重组优化和农民凝聚的新机制与新模式,促进农民、科技、现代管理、资本等几大要素的融合聚力,对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和农业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他建议,应实施农村机制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双轮”协力驱动,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振兴。

近年来,农业科技创新对我国农业发展持续作出着重大贡献。杨正礼说,农技推广主渠道一直在发挥着主导作用,推广项目示范带动效果显著,企业订单带动颇具实效,“科技小院”等模式颇具效力。但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高效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等系统化的成套农业技术推广遇到不同程度的障碍,这一方面与技术成果的有效性、推广机制不完善直接相关,另一方面与当前土地碎片化、农业比较效益低和知识型劳动力缺乏的现实也密切关联。他认为,只有科技创新与农村机制体制改革同步进行,才能激活农村机制体制改革新动能,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和科技创新的新效能,有效推进农业朝着绿色高质方向发展。

注重结合,重在落实

稷山国家板枣公园是山西省唯一的国家林木(花卉)专类公园,板枣林覆盖率高达92.23%。园内保存着千年左右树龄的古稀枣树1.7万余株,是全国唯一的“万株千年”板枣古稀树群;分布有5百年左右树龄枣树5万多株,是中国最古老、最名贵的板枣园区。

围绕稷山国家板枣公园及古树管理需要,吴建伟认为,应积极开展智慧枣园建设。

“在核心果园部署‘天地空’采集监测设备,采集基础信息,开展环境监测,做好古树信息管理,实施水肥药与农事作业一体化操作,实现虫情、墒情、灾情和果树长势的自动监测、智能诊断和应急预警。”吴建伟说,还要部署果园水肥一体化智能装备,远程控制果园灌溉、施肥、施药,实现“定点、定量、省时、省力”,可有效缓解水肥投入粗放问题。同时,部署果园宜机化装备,在割草、打药等作业方面提供省时省力装备;搭建稷山板枣远程作业、可视展示和指挥调度“一张图”,为板枣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在听取了万荣县智慧农业建设项目方案后,吴建伟认为,不能仅停留在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方面,要花大力气加强与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文旅、乡村管理等具体产业的实质性结合,将智慧农业落到实处。

“在实施中,要通过规划引领,扎扎实实地分阶段、分产业、分区域推进,通过5年左右的不懈努力,打造出‘智慧果园’‘智慧乡村’等典型样板,并逐步带动全县农业的升级换代与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吴建伟说。

陈莉认为,参观了以稷山县、万荣县为代表的智慧农业系统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运城的果品加工副产物资源利用还有待提升。

“如果可以做到绿色转化与高值利用,比如,将稷山枣芽茶渣、万荣果渣、苹果落叶等农林废弃物收集起来,制备成可以高效净化甲醛、苯、TVOC、PM2.5污染物的科技产品,既可以转化利用生物质资源,又可以高效去除污染物,还可以串联起绿色循环的生态产业链,服务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陈莉如是说。
212281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