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散文] 送别_程华荣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3-8-7 10: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母亲留给我的记忆很多,尤其是为我送行的情景,我总是久久不能忘怀。

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出远门带着我,临走时母亲三番五次地叮嘱父亲别把我弄丢了,还让我别乱跑,走路时抓紧父亲的衣襟。现在我才懂了母亲舍不得我走,又希望我能见见世面的心情。外公外婆去世较早,舅舅姨姨从小就在我家长大,母亲平时必须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挣得工分才能分到粮食,同时还要为七个孩子织布纳鞋缝衣。舅舅和我哥哥是同年,比我大一岁,到了他俩上学的年龄,我便与他俩一起去了幼儿园。小时候的我比较淘气,不多久便被劝退了。

第二年我到了入学年龄,母亲说:“你一个人去吧,去年你都去过了,我就不送了。”我嘴上说行,心里还是有点怕,毕竟之前有人做伴,而且是被劝退回来的。不管怎样,我还是背上石板、拿着石笔,硬着头皮去了幼儿园。那年我六岁,幼儿园离家有一公里多,当我快到时,弯身系鞋带,才发现母亲在老远处跟着我,我心里瞬间踏实了很多,此事我从未向外人讲过。

转眼间,我十五岁,初中毕业了,考到了离家六十多公里外的康杰中学。上学那天,因为要到六七公里外的公路边等长途卡车,我出门时,母亲不停地往土布缝制的袋子里塞馒头,直到父亲吼了一声“要迟了”,母亲才停了下来,嘴里还不停地叮咛着。我当时比较兴奋,根本听不进母亲的话,后来姐姐才告诉我,我走后母亲担心我年龄小,没单独出过门,一想起来就抹眼泪。

那时学校的伙食每月九块钱,每天三角钱,吃的是份饭,定量供给,许多同学经常饿得睡不着觉。多亏母亲给带的馒头,我才能好过些。大约过了半个月,父亲母亲搭了便车来看我,用装小麦的袋子装了半袋干馍片,还拿了一大瓶油泼辣椒。他们把家里有限的细粮蒸成馒头带给我吃,就是这些干粮和辣椒,伴随了我的中学时光。

那天中午,他俩把我叫到学校边上的一家小饭店,给我点了一盘炒肉丝和炒刀削面。我问他们咋不吃,他俩说吃过了,看我吃得很香,母亲脸上露出了笑容。吃完饭,母亲目送我走了很远,由于她个子矮小,便跑到台阶上,直到看不见我为止。事后听说,我走后,他俩才要了两碗面汤,泡了馒头,就着我吃剩的菜,凑合了顿午餐。后来,他们搭顺车的司机师傅告诉我,母亲路上不停地说,这么小出门,该受多少罪,边说边流眼泪。但见到我之后,她丝毫没让我看出来,留下的只是送我的眼神。

随着社会发展,村里通了客车。我去西安上了大学,每次出门,母亲总是早早去站牌边排队,车到了,一边拿着我的行李,一边拼命往上挤,希望能给我占到好座位。而父亲总是说:“小孩子站一会儿怕什么,太爱操劳。”车少人多,每次都很拥挤,有一次母亲占的座位在最后一排,车行驶到村西头快要拐弯时,我无意朝后看了一眼,发现母亲一边翘首远望,一边抹着眼泪。我的眼睛顿时湿润,我知道母亲心里有多难受和不舍。

大学毕业后,母亲开始操劳我的婚事。看着我举行婚礼,父母十分高兴。临走时在车站,母亲把我拉到一旁,语重心长地说:“将来对你媳妇、丈人、丈母娘好些,人家没要咱一分彩礼,也丝毫没小看和为难咱家,对你又那么好,人要知道感恩。”类似这样的话,母亲还说过一次:“我没帮你们带过小孩,亏欠你媳妇那么多,人家对我这么好,我都不好意思。”

2017年,父亲突然离世,我们姊妹四人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子欲养而亲不待”。自此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倍对母亲好,把对父亲的亏欠,在母亲身上补回来。料理完父亲的后事离家时,我从母亲的眼神中读到了无助和无奈。我含着眼泪告诉母亲,父亲走了,她还有我们。母亲依旧将我送到车边,步履已显蹒跚,眼神有些许期待,除平时嘱咐的“路上开车慢点,到了来个电话”外,多了句“有空了回来看看我”。我使劲儿地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心里已经在流泪。

父亲走后,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不时就要住院治疗。一次,母亲病危,经过治疗身体仍不见好转,我将母亲接到我在运城的家里,悉心照料,母亲奇迹般地恢复了。那些天,每天早上陪母亲在院子里散步是我一天最快乐的事。

母亲虽然好了许多,但没多久病情又有了反复。当得知,是母亲为了省钱自作主张减少药量所致,我十分生气,“狠狠”地甚至“刻薄”地责怪她:“你是不是又想住院,又想让我花更多钱。”母亲像做错了事的孩子,埋头说:“我再也不省了。”我突然意识到,不知何时母亲已失去往日的强大,显出了弱势的一面。

几天后,母亲提出要回老家住,我大为不解,因为她的病情还未稳定。但母亲坚持要回,用乞求的眼神看着我说,过几天村里逢大会,她回去一是想见见其他亲戚,更主要的是怕别人笑话我哥哥,逢集会也不把老人接回来。这就是我的母亲,总替儿女着想,我只好让哥哥把她接回去,送她出了家门,我哽咽着回到屋里。

母亲最后一个寿宴,是二姐及其孩子在侯马筹办的。此时的母亲除了耳疾,身体状况还算平稳,头脑仍十分清晰。饭桌上,母亲不停地微笑着看着全家人说说笑笑,而她因为听不清楚,只能靠口型猜测。大姐用很大的声音给母亲复述几句,她总是满意地点点头,偶尔说几句,更多时候静静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母亲一生勤劳节俭,与人和善,替人着想。站在母亲坟前,凝视着母亲的遗像,即便哭得天昏地暗,我知道,这是我对母亲永无重逢的送别。

母亲,儿子想您了!
211004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